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22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4-16页 |
·内部控制的内涵与目标 | 第14页 |
·COSO内部控制框架 | 第14-16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 第16页 |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第16-18页 |
·COSO框架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比较 | 第18页 |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18-22页 |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18-20页 |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融合 | 第20-22页 |
第三章 S 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7页 |
·S 采气厂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S 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 | 第25-31页 |
·S采气厂的控制环境 | 第25-27页 |
·S采气厂的风险评估 | 第27-28页 |
·S采气厂的控制活动 | 第28-29页 |
·S采气厂的信息与沟通 | 第29-30页 |
·S采气厂的内控监督 | 第30-31页 |
·S 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评价 | 第31-34页 |
·对内部控制的问卷设计及调查 | 第31-32页 |
·模糊综合分析法下的内控评价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S 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控制环境中缺失风险管理文化和专业组织机构 | 第34-35页 |
·风险评估缺乏预测评估机制和技术支撑 | 第35页 |
·控制活动中缺乏针对重大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 | 第35页 |
·风险管理缺少信息沟通平台的支持 | 第35页 |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 第35-37页 |
第四章 S 采气厂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 | 第37-48页 |
·基于风险管理对 S 采气厂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37-41页 |
·风险管理导向是内控深入实施的必经途径 | 第37页 |
·两种管理体系的融合需要对内控进行优化设计 | 第37-38页 |
·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具备更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 第38-40页 |
·S采气厂的全面风险管理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完善 | 第40-41页 |
·S 采气厂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41-43页 |
·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41-42页 |
·优化设计的思路 | 第42-43页 |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在 S 采气厂的具体应用 | 第43-48页 |
·基于风险管理优化控制环境 | 第43页 |
·基于 ERM 框架重建内控风险评估 | 第43-46页 |
·围绕企业重大风险完善相关内部控制活动 | 第46页 |
·为风险信息管理服务改进信息沟通系统 | 第46-47页 |
·以风险导向为思想对内部控制实施全方位监督 | 第47-48页 |
第五章 S 采气厂应用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培育有特色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 第48页 |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 第48-49页 |
·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 第49页 |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