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文化的意义 | 第17页 |
·交际知识的概念 | 第17页 |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国外学者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究 | 第18页 |
·国内学者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罗杰斯意义学习的理论内涵 | 第20-21页 |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22-49页 |
·研究问题,问题的背景对象,思路,研究问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实证调研之数据分析 | 第24-38页 |
·学生基本信息分析 | 第25-27页 |
·学生具体问卷问题描述及分析 | 第27-38页 |
·.教师访谈与学生访谈整理与讨论 | 第38-49页 |
·教师访谈提纲 | 第38-43页 |
·学生访谈内容整理 | 第43-49页 |
第五章 分析讨论与策略建议 | 第49-54页 |
·问卷设置参照标准:初中英语课堂大纲对于跨文化知识的目标规定 | 第49-50页 |
·初中英语大 纲目标规定 | 第49-50页 |
·大纲规定与本研究结果讨论的关系 | 第50页 |
·教师访谈与学生访谈分析 | 第50页 |
·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与对策 | 第50-54页 |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内在动机 | 第50-51页 |
·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素质 | 第51-52页 |
·关于教材的建议 | 第52页 |
·关于学生的建议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4-56页 |
·本文创新处 | 第54页 |
·本文不足处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 第59-63页 |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