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人行横道信号设置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过街心理和行为研究 | 第15-16页 |
| ·过街速度研究 | 第16-18页 |
| ·过街延误研究 | 第18-19页 |
| ·过街安全性研究 | 第19-20页 |
| ·过街信号设置研究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过街交通实体过街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 ·机动车运行特性分析 | 第23页 |
| ·人行横道信号设置方法研究 | 第23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23页 |
| ·小结 | 第23-25页 |
| 第2章 过街交通实体过街特性分析 | 第25-41页 |
| ·过街启动时间特征分析 | 第25-28页 |
| ·调查地点 | 第25-26页 |
| ·调查数据 | 第26-27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过街速度特征分析 | 第28-34页 |
| ·信号配时时过街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实地调查 | 第29-32页 |
| ·过街速度与行人流量关系建模 | 第32-33页 |
| ·新型人行横道线渠化方式 | 第33-34页 |
| ·过街交通实体的延误计算 | 第34-39页 |
| ·低流量下的人均延误 | 第34-36页 |
| ·高流量下的人均延误 | 第36-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3章 机动车运行特性分析 | 第41-55页 |
| ·车队在行驶过程中的离散性的分析 | 第41-43页 |
| ·机动车行驶时间预测分析 | 第43-46页 |
| ·有检测器的平均行驶时间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 ·无检测器的平均行驶时间计算方法 | 第46页 |
| ·相位相序对车队运行的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 ·简单相序组合方式下进入路段车流率分析 | 第47-48页 |
| ·复杂相序组合方式下进入路段车流率分析 | 第48页 |
| ·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的延误计算 | 第48-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路段人行横道信号设置方法 | 第55-73页 |
| ·人行横道信号设置思想和流程 | 第55-56页 |
| ·人行横道通行能力计算 | 第56-59页 |
| ·想通行能力 | 第57页 |
| ·实际通行能力 | 第57-59页 |
| ·人行横道基本信号参数计算 | 第59-61页 |
| ·周期 | 第59-60页 |
| ·过街绿灯时间 | 第60页 |
| ·绿灯闪烁时间 | 第60-61页 |
| ·人行横道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算法 | 第61-67页 |
| ·信号协调优化流程 | 第61-62页 |
| ·相关参数计算 | 第62-63页 |
| ·过街绿灯时间调节 | 第63-64页 |
| ·相位差确定 | 第64-67页 |
| ·人行横道信号设置的其它特殊考虑 | 第67页 |
| ·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效果评价 | 第67-72页 |
| ·路网条件设定 | 第67-69页 |
| ·控制结果比较 | 第69-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73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