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我国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5页 |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我国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现状 | 第10-11页 |
·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行政许可制度 | 第10页 |
·修正案完善了同工同酬制度 | 第10页 |
·对劳务派遣的“三性”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界定 | 第10-11页 |
·我国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11-15页 |
·劳务派遣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 | 第11-12页 |
·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公平待遇难以实现 | 第12页 |
·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 第12-13页 |
·劳务派遣单位滥用劳务派遣 | 第13页 |
·劳务派遣工权利救济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 第13-15页 |
2.国外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制度设计 | 第15-21页 |
·劳务派遣机构设立的规制 | 第15-17页 |
·美国-设立登记制度 | 第15-16页 |
·德国-行政许可制度 | 第16-17页 |
·日本-行政许可和登记备案制度 | 第17页 |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的责任划分 | 第17-19页 |
·美国-共同雇主责任和排他责任 | 第18页 |
·德国-补充责任 | 第18-19页 |
·日本-列举责任 | 第19页 |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 第19页 |
·劳务派遣的期限 | 第19-20页 |
·违反劳务派遣的法律责任 | 第20-21页 |
3.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21-28页 |
·制定单独完善的劳务派遣法律 | 第21页 |
·严格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条件 | 第21-23页 |
·明确劳务派遣用工适用范围 | 第23-24页 |
·合理划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 第24页 |
·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 | 第24-25页 |
·赋予劳务派遣工转正权 | 第25-26页 |
·健全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救济制度 | 第26-27页 |
·完善劳务派遣监察制度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