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对一般国有资产流失民事救济问题的研究 | 第9页 |
·对国防资产和军队房地产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 | 第9-10页 |
·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研究 | 第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核心概念释义 | 第10-11页 |
·军队房地产 | 第10页 |
·军队房地产流失 | 第10-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2 军队房地产流失民事救济的现状及不足 | 第12-18页 |
·军队房地产处分权主体与诉讼主体的不当分离 | 第12-14页 |
·军队房地产的权属关系和产权处分主体 | 第12-13页 |
·军队单位行使追索权的特点及弊端 | 第13-14页 |
·军队房地产保护制度在民事救济中难以完全适用 | 第14-16页 |
·国防资产专属国家所有制度难有“用武之地” | 第14-15页 |
·军队房地产交易强制审批规定的适用失范 | 第15-16页 |
·“内部追偿”的缺失 | 第16-18页 |
·“内部追偿”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内部追偿”的相关立法和实施现状 | 第17-18页 |
3 军队房地产流失民事救济现存问题的制度成因 | 第18-23页 |
·国防资产专属国家所有制度的缺陷 | 第18-19页 |
·国防资产专属国家所有与国防资产外延多样性的矛盾 | 第18页 |
·军队房地产与国防资产的从属关系不清晰 | 第18-19页 |
·军队房地产交易制度的不足 | 第19-20页 |
·军方交易主体模糊 | 第19-20页 |
·军事法规规章适用范围和效力层次的限制 | 第20页 |
·相关民事法律规定的不足 | 第20-23页 |
·合同无效制度不尽合理 | 第20-21页 |
·有关“内部追偿”的规定操作性不强 | 第21-23页 |
4 军队房地产流失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23-28页 |
·完善军队房地产分类保护制度 | 第23-24页 |
·限制专属国家所有国防资产的范围 | 第23页 |
·明确军队房地产分类保护的标准 | 第23-24页 |
·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与军队内部规定的衔接 | 第24-25页 |
·合同无效制度的完善 | 第24页 |
·细化军队内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认定标准 | 第24-25页 |
·军方诉讼主体宜适当扩张 | 第25-28页 |
·军队房地产处分权主体与诉讼主体的适当分离 | 第25-26页 |
·赋予军事检察机关代表军队进行“内部追偿”的资格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