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提出 | 第9-18页 |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第9-11页 |
二、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11-12页 |
(一) 重字词解释,轻整体感知 | 第11-12页 |
(二) 重文字翻译,轻意义领悟 | 第12页 |
(三) 缺少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 | 第12页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入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 第12-18页 |
(一) 什么是古诗词情境教学 | 第12-13页 |
(二) 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13-15页 |
(三) 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入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 第15页 |
(四) 小学古诗词教学引入情境教学是继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 第15-16页 |
(五) 研究目的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情境教学的发展历史 | 第18-20页 |
一、情境教学的国内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二、情境教学的国外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 第20-23页 |
一、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页 |
(二)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三) 杜威的现代教学理论 | 第21页 |
二、情境教学的原则 | 第21-23页 |
(一) 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和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 | 第21-22页 |
(二) 自主性原则 | 第22页 |
(三) 体验愉悦轻松性原则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小学古诗词情境教学的策略 | 第23-32页 |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整合拓宽情境教学之路 | 第23-25页 |
(一) 诗中有声,音乐渲染,感受古诗的形象美 | 第23-24页 |
(二) 诗中有画,画意转诗,再现古诗画面美 | 第24-25页 |
二、真情品读是小学古诗词教学感知情境的重要途径 | 第25-28页 |
(一) 反复吟诵,与文本对话 | 第25-26页 |
(二) 激情导读,启发想象 | 第26-27页 |
(三) 品词析句,入情入境 | 第27-28页 |
三、活动拓展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情境的基石 | 第28-32页 |
(一)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入情境 | 第28-29页 |
(二) 走进大自然,亲临情境 | 第29页 |
(三) 以想象化诗为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第29-30页 |
(四) 以歌唱诗,情境更具趣味性 | 第30页 |
(五) 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心灵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分析 | 第32-35页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结果数据对照(%): | 第32-33页 |
二、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33-35页 |
(一) 古诗词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 第33页 |
(二) 古诗词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33页 |
(三) 古诗词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第33-34页 |
(四) 古诗词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 第34-35页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