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研究价值 | 第8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11-12页 |
一、“薄弱学校”与“角色”联结的意涵 | 第12-18页 |
(一) 薄弱学校的意涵 | 第12-14页 |
(二) 角色的社会学意涵 | 第14-15页 |
(三) 薄弱学校角色的意涵 | 第15-18页 |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薄弱学校角色的形成与发展 | 第18-22页 |
(一) 新时期我国薄弱学校的现实处境及其变革 | 第18-21页 |
(二) 薄弱学校的角色抉择:被改革与自我成长 | 第21-22页 |
三、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关系分析:政府、社会与薄弱学校 | 第22-29页 |
(一) 薄弱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主体 | 第22-23页 |
(二) 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关系 | 第23-29页 |
四、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结构分析:被改革者与求进者 | 第29-36页 |
(一) 被改革者 | 第29-32页 |
(二) 求进者 | 第32-35页 |
(三) 小结 | 第35-36页 |
五、余论:薄弱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外抉择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