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5页 |
·研究缘起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目的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现有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现有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20-21页 |
·研究设计与分析思路 | 第21-2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基础理论 | 第25-33页 |
·法学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第25页 |
·发展权理论 | 第25-27页 |
·市场规制理论 | 第27-28页 |
·宏观调控理论 | 第28页 |
·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产权理论 | 第28-29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9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9-30页 |
·风险理论 | 第30-31页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界定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33-39页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3-35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严格禁止阶段 | 第33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自发萌动阶段 | 第33-34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确立发展阶段 | 第34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规范阶段 | 第34-35页 |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 | 第35-39页 |
·农村土地流转总体概况 | 第35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 | 第35-37页 |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分析 | 第39-62页 |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因素划分 | 第39-41页 |
·农村土地流转外源性风险因素 | 第39-40页 |
·农村土地流转内源性风险因素 | 第40-41页 |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风险识别 | 第41-56页 |
·农业产业安全风险 | 第42-44页 |
·粮食安全风险 | 第44-45页 |
·流转市场风险 | 第45-49页 |
·农民权益风险 | 第49-53页 |
·农村社会风险 | 第53-55页 |
·农村生态风险 | 第55-56页 |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成因 | 第56-62页 |
·农业产业安全风险成因 | 第56-57页 |
·粮食安全风险成因 | 第57页 |
·流转市场风险成因 | 第57页 |
·农民权益风险成因 | 第57-60页 |
·农村社会风险成因 | 第60页 |
·农村生态风险成因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国外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制度分析与启示 | 第62-67页 |
·部分发达国家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分析 | 第62-63页 |
·美国:社区防控、限制征用 | 第62页 |
·法国:组织保障、金融扶持 | 第62-63页 |
·日本:严格限制、利益保护 | 第63页 |
·典型发展中国家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分析 | 第63-64页 |
·越南:农地国有、立法防范 | 第63-64页 |
·菲律宾:严格限制工商资本 | 第64页 |
·国外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制度的启示 | 第64-67页 |
·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的前提 | 第64-65页 |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的基础 | 第65页 |
·规范的市场机制和基层经济组织是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的载体 | 第65-66页 |
·政府适度调控和监管是土地流转风险防范的保障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67-73页 |
·明晰产权: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构建的前提条件 | 第67-68页 |
·确保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实化 | 第67页 |
·复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整权能 | 第67-68页 |
·合理配置流转双方权利义务 | 第68页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基础理念 | 第68-69页 |
·实质公平理念 | 第68页 |
·倾斜保护理念 | 第68-69页 |
·利益和谐理念 | 第69页 |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设计 | 第69-73页 |
·完善农民主体性风险防范制度 | 第69-70页 |
·构建政府主导性风险防范制度 | 第70页 |
·建立社区基础性风险防范制度 | 第70-71页 |
·健全市场决定性风险防范制度 | 第71页 |
·强化多元辅助性风险防范制度 | 第71-73页 |
第七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运行机制及完善 | 第73-82页 |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市场机制 | 第73-74页 |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调控机制 | 第74-75页 |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适度推进与限制机制 | 第75-79页 |
·把握土地流转集中度,建立集中规模审查机制 | 第75-76页 |
·协调土地流转产业度,构建农业产业促进机制 | 第76页 |
·确保土地流转公有度,探索农村公有经济保障机制 | 第76-77页 |
·提升土地流转效益度,改进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机制 | 第77页 |
·优化土地流转生态度,建立农村土地可持续发展机制 | 第77-78页 |
·控制土地流转开放度,完善流转主体资质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78-79页 |
·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预警与排查机制 | 第79-80页 |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预警机制 | 第79页 |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排查机制 | 第79-80页 |
·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配套机制 | 第80-82页 |
·利益保障机制 | 第80页 |
·金融支持机制 | 第80-81页 |
·纠纷解决机制 | 第81-82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82-84页 |
·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90-93页 |
附录2: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社会工作及奖励 | 第93-94页 |
附录3: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