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导论 | 第12-19页 |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 第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19-48页 |
·生态文明释义 | 第19-28页 |
·生态文明之内涵 | 第19-20页 |
·生态文明之源流 | 第20-22页 |
·农业发展进程中的生态文明 | 第22-28页 |
·低碳农业概述 | 第28-36页 |
·低碳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第28-31页 |
·低碳农业的功能 | 第31-33页 |
·低碳农业相关概念辨析 | 第33-35页 |
·生态文明与发展低碳农业的关系 | 第35-36页 |
·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6-41页 |
·生态建设中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8页 |
·生态建设中发展低碳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1页 |
·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农业发展理论基础 | 第41-48页 |
·法学理论 | 第41-43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43-45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45-48页 |
3 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考量 | 第48-76页 |
·低碳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介绍 | 第48-49页 |
·低碳农业发展的环境现状 | 第49-58页 |
·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及特点 | 第49-54页 |
·农业高碳物资过度使用的环境污染现状 | 第54-58页 |
·低碳农业发展状况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第58-65页 |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低碳农业的意愿 | 第58-59页 |
·政府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状况 | 第59-61页 |
·发展低碳农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与结构 | 第61-62页 |
·农业低碳技术的转化和推广状况 | 第62-65页 |
·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农业发展现存具体问题及障碍性因素 | 第65-76页 |
·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具体问题 | 第65-69页 |
·阻碍低碳农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第69-76页 |
4 典型国家或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借鉴 | 第76-89页 |
·典型国家或地区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考察 | 第76-86页 |
·美国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 | 第76-78页 |
·日本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 | 第78-81页 |
·德国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 | 第81-83页 |
·加拿大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 | 第83-84页 |
·中国台湾地区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 | 第84-86页 |
·典型国家或地区低碳农业政策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86-89页 |
·完善低碳农业法律体系,夯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 第86-87页 |
·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倾斜力度,确保政府大力支持低碳农业发展 | 第87页 |
·增强科技支撑力,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 第87-88页 |
·寻求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环节的有效联结,提高经济效益 | 第88-89页 |
5 生态文明建设中低碳农业发展法律问题解决对策 | 第89-103页 |
·构建低碳农业发展法律制度 | 第89-96页 |
·低碳农业法律制度构建原则 | 第89-91页 |
·构建低碳农业发展具体法律制度 | 第91-96页 |
·完善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激励与保障机制 | 第96-100页 |
·健全财政激励机制 | 第96-97页 |
·优化低碳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机制 | 第97-98页 |
·建立低碳农业利益联结机制 | 第98-100页 |
·健全农业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 第100-103页 |
·完善农业低碳技术及其标准体系 | 第100-101页 |
·构建低碳农业基础数据库 | 第101-103页 |
6 结语 | 第103-105页 |
·研究结论 | 第103-104页 |
·研究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附录一 硕士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