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意义与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创业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第12-13页 |
·创业就业对创新能力形成的推动作用 | 第13-14页 |
·创业理论综述 | 第14-15页 |
第2章 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思考 | 第15-22页 |
·政府在促进和保障就业的基本职责 | 第15-16页 |
·政府在促进就业的经济学职责 | 第15-16页 |
·政治学、社会学职责 | 第16页 |
·国外就业与失业理论思考 | 第16-22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 第16-17页 |
·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 第17-18页 |
·凯恩斯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 第18页 |
·货币主义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 第18-19页 |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 第19-22页 |
第3章 大连市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第22-30页 |
·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现状 | 第22-25页 |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 第22页 |
·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 第22-25页 |
·甘井子区鼓励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 第25-27页 |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 第25页 |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 第25-26页 |
·简化创业服务流程 | 第26-27页 |
·加强对创业人员的能力培养 | 第27页 |
·特别职业培训及普惠制培训 | 第27-28页 |
·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 | 第27页 |
·普惠制培训基地建设 | 第27-28页 |
·普惠制培训基地管理 | 第28页 |
·普惠制培训基地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 | 第28页 |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 | 第28-30页 |
·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及就业见习 | 第28页 |
·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设立、创业工作开展 | 第28-29页 |
·“三支一扶”计划落实、生活补贴发放、社保缴纳 | 第29-30页 |
第4章 大连市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0-35页 |
·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创业带动就业力度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就业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不高 | 第31-32页 |
·甘井子区就业资金支出压力较大 | 第32页 |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 | 第32页 |
·自主创业难的原因 | 第32-35页 |
·社会保障存在严重问题 | 第32-33页 |
·甘井子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 | 第33页 |
·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 第33-35页 |
第5章 加强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思路 | 第35-43页 |
·借鉴国内外地区的经验典型国家的就业经验 | 第35-38页 |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加坡创业促进就业 | 第35-37页 |
·温州市通过创业走向市场化的高经济增长率浅析 | 第37-38页 |
·合理规划产业集群、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 | 第38-40页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38页 |
·协调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 第38-39页 |
·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 第39-40页 |
·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 第40页 |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创业准入门槛 | 第40-41页 |
·助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第40-41页 |
·完善职业介绍和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 第41页 |
·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 | 第41-43页 |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 第41-42页 |
·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