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7-19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研究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理论评述 | 第19-30页 |
·就业理论 | 第19-23页 |
·劳动就业内涵 | 第19页 |
·就业涉及的变量 | 第19-20页 |
·西方就业理论 | 第20-23页 |
·技术进步理论 | 第23-26页 |
·技术进步内涵 | 第23-25页 |
·技术进步划分 | 第25页 |
·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 | 第25-26页 |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理论 | 第26-30页 |
·古典学派的“补偿机制理论” | 第26-27页 |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27页 |
·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27-28页 |
·新增长理论 | 第28-29页 |
·熊彼特的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 | 第29页 |
·技术创新经济学派理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技术进步对就业效应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0-37页 |
·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30-35页 |
·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机制 | 第30-32页 |
·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 | 第32-35页 |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35-37页 |
·技术进步对产业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 | 第35页 |
·技术进步对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 | 第35-37页 |
第4章 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就业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7-43页 |
·天津市劳动就业与技术进步的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天津市劳动就业的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天津市技术进步的现状分析 | 第38页 |
·天津市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43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9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第5章 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3-56页 |
·天津市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43-46页 |
·天津市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天津市行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6-50页 |
·指标与数据的处理 | 第46页 |
·协整检验 | 第46-48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技术进步对天津市行业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0-56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50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0-51页 |
·协整检验 | 第51-53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6章 就业促进的技术进步选择路径和保障措施 | 第56-66页 |
·天津市就业促进的技术进步选择路径 | 第56-58页 |
·天津市就业促进的技术进步路径判定 | 第56-57页 |
·天津市就业促进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 第57-58页 |
·保障措施 | 第58-63页 |
·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促进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 第58-59页 |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第59-61页 |
·加快第三产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61-62页 |
·加大科学技术教育投资,加强人力资本建设 | 第62-63页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3-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3-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A-1:天津市1990-2011年三次产业就业和技术进步数值 | 第68页 |
A-2:1990-2011年天津市技术进步与各行业就业水平指标 | 第68-70页 |
A-3:天津市三种不同技术进步路线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