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对话教学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一、对话教学及其理论基础第8-15页
 (一) 中外对话教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第8-11页
  1. 中国传统对话教学思想第8-9页
  2. 西方关于对话教学的思想第9-10页
  3. 对话教学思想的启示第10-11页
 (二) 对话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第11-13页
  1. 教学目的:将学生从被动境遇中解救出来第11-12页
  2. 教学方式:使教学变互动合作的交往式第12页
  3. 师生关系:确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观第12页
  4. 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过程第12-13页
 (三) 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1. 哲学基础:主体间性理论第13-14页
  2. 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心理学第14页
  3. 教育学基础:教学交往理论和后现代课程观第14-15页
二、对话教学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实诉求第15-19页
 (一) 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困境第15-16页
  1. 造成学生重“接收”轻思考第15页
  2. 造成师生重知识轻情感第15-16页
  3. 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第16页
  4. 导致教学与生活世界的分离第16页
 (二) 实施对话教学的必要性第16-19页
  1. 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第17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新要求第17-18页
  3. 高中生群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18页
  4. 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之所需第18-19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之实施策略第19-33页
 (一) 树立新的教与学的理念第19-23页
  1.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中“教”的理念第20-21页
  2. 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中“学”的理念第21-23页
 (二) 创建对话教学的交往时空第23-26页
  1. 对话教学物理空间环境的构建第23-25页
  2. 对话教学时间环境的优化第25页
  3. 民主、平等的教学场景的创设第25-26页
 (三)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26-27页
  1. 从依附走向平等第26页
  2. 从分立走向合作第26-27页
 (四)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对话素养第27-33页
  1. 对话的思想素养第27-28页
  2. 对话的知识素养第28-29页
  3. 对话的能力素养第29-33页
四、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具体形式的探索第33-40页
 (一) 理解型对话第33-35页
  1. 教育者—教材的对话,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第33-35页
  2. 受教育者—教材的对话,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第35页
 (二) 言语型对话第35-37页
  1. 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对话,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第35-36页
  2. 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实现思想共识、情感共鸣第36-37页
 (三) 反思型对话第37-40页
  1. 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促使教育思想真正内化于心第38页
  2. 教育者的自我对话,实现内心交流,推动教学向前发展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词语知识的设置状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