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晚清碑学思潮研究(1814-1911)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4页
 一 课题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4页
第一章 “碑学”释义的分歧和碑学思潮的分期第14-23页
 第一节 “碑学”“帖学”术语释义第14-18页
 第二节 清代碑学思潮的逻辑起点和分期第18-23页
第二章 帖学的危机——碑学兴起的学术背景第23-34页
 第一节 帖学大统的确立第23-26页
  一 书法传统的传承模式第24-25页
  二 帖学书风的形成第25-26页
 第二节 从帖学变革走向对魏晋古法的追寻第26-31页
 第三节 赵、董笼罩下的清代帖学第31-34页
第三章 碑学的启蒙与开端第34-46页
 第一节 艺术风尚的转变与篆隶复兴第34-37页
  一 艺术趣味的转变第34-35页
  二 篆隶复兴第35-37页
 第二节 邓石如对碑学的示范意义第37-40页
 第三节 阮元的“碑帖论”与碑学兴起第40-46页
  一 “二王”之外有书——阮元“碑帖论”的主要观点第41-43页
  二 碑学的宣言——阮元“碑帖论”的历史意义第43-46页
第四章 包世臣对碑学的推动第46-55页
 第一节 “逆入平出”“画截中实”的笔法主张第47-49页
 第二节 “九宫”“气满”的结字章法观第49-52页
 第三节 理论与书法实践的矛盾性第52-55页
第五章 康有为对碑学理论的发展和总结第55-65页
 第一节 “入缵大统”的碑学史观第56-59页
 第二节 对阮元、包世臣碑学观的发展与完善第59-63页
 第三节 “新理异态”——康有为的形学观第63-65页
第六章 碑学风气下的晚清书法创作第65-76页
 第一节 复古通变的碑帖融合书派第66-69页
 第二节 走向极端的北碑书派第69-71页
 第三节 吴昌硕对金文书法的推动第71-76页
结语 以复古求解放——晚清碑学思潮的意义第76-80页
 一 取法观念的革命第76-78页
 二 寻求新的规范——晚清碑学对当代书法的启导意义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图第85-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禹州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
下一篇:敦煌壁画形式元素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