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序言 | 第9-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养成具有正确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 | 第9页 |
2.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生养成正确公民意识 | 第9-10页 |
3.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落实需要养成学生的公民意识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外有关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 | 第10-13页 |
2. 国内有关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1. 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2. 现实依据 | 第16-17页 |
(四)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公民意识养成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一) 与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8-24页 |
1. 思想品德课 | 第18-19页 |
2. 公民意识的内涵 | 第19-23页 |
3. 公民意识教育 | 第23页 |
4. 公民意识的养成 | 第23-24页 |
(二)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预期目标 | 第24-25页 |
1. 知识目标 | 第24页 |
2. 能力目标 | 第24-25页 |
3.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 第25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公民意识养成问题调研情况及其分析 | 第25-36页 |
(一) 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1. 公德意识概念比较模糊 | 第25-27页 |
2. 责任意识不明确 | 第27-32页 |
3. 民主意识模糊 | 第32-33页 |
4. 国家意识有待加强 | 第33-34页 |
5. 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 第34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公民意识养成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4-36页 |
1. 课程资源尚未有机整合,公民意识养成目标不明确 | 第34-35页 |
2. 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导致学生知行脱节、知行不一致 | 第35-36页 |
3. 教师认知水平有限致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难以实现 | 第36页 |
4. 教学评价标准不明确造成公民意识养成的效果不明显 | 第36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公民意识养成的基本对策 | 第36-62页 |
(一) 教师丰富知识,增强公民意识 | 第36-37页 |
(二) 挖掘课程资源,明确公民意识养成的着力点 | 第37-55页 |
1. 充分利用课程标准与教材资源,明确思想品德课关于公民意识养成的各阶段具体目标 | 第37-50页 |
2. 以时事热点问题为素材,通过时政参与实现公民意识养成教育 | 第50-52页 |
3.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展开公民意识养成教育 | 第52-55页 |
(三) 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公民意识养成问题的教学技能 | 第55-60页 |
1. 榜样示范法 | 第55-57页 |
2. 活动体验法 | 第57-58页 |
3. 小组合作探究 | 第58-59页 |
4. 问卷调研法 | 第59-60页 |
(四)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标准 | 第60-62页 |
1. 任务型评价 | 第60页 |
2. 成长型评价 | 第60-61页 |
3. 各种形式的测试 | 第61页 |
4. 特殊表彰机制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