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Summary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 1 合作猪概述 | 第10页 |
| 2 抗病育种 | 第10页 |
| 3 猪的抗病性基因 | 第10-11页 |
| 4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第11-22页 |
| ·猪 MHC(SLA)的发现 | 第11-12页 |
| ·猪的 MHC(SLA)的生物学功能 | 第12-13页 |
| ·猪 MHC(SLA)的分类 | 第13-22页 |
| ·SLAⅠ类分子及其基因 | 第13-17页 |
| ·SLAⅡ类分子及其基因 | 第17-22页 |
| ·SLAⅢ类分子 | 第22页 |
| 5 Mx | 第22-25页 |
| ·Mx 的结构、定位和功能 | 第22-24页 |
| ·Mx 抗病毒机理 | 第24页 |
| ·Mx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6 PCR-SSCP 技术 | 第25-27页 |
| ·PCR-SSCP 技术原理 | 第25页 |
| ·影响 SSCP 检出率的因素 | 第25页 |
| ·PCR-SSCP 技术的优缺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7-28页 |
| ·样品采集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 ·常用溶液试剂配制 | 第28页 |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8-34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与检测 | 第28-29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8-29页 |
| ·基因组 DNA 质量检测 | 第29页 |
| ·PCR 扩增 | 第29-30页 |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 ·引物稀释 | 第29-30页 |
| ·PCR 最佳反应条件 | 第30页 |
| ·PCR 扩增产物检测 | 第30页 |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0-32页 |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 第30-31页 |
| ·硝酸银染色 | 第31-32页 |
| ·等位基因辨型 | 第32页 |
| ·克隆测序 | 第32-34页 |
| ·PCR 产物纯化和回收 | 第32页 |
| ·连接、转化与培养 | 第32-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 3 数据统计 | 第34-36页 |
| ·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 | 第34页 |
| ·Hardy- Weinberg 平衡检测 | 第34-35页 |
| ·多态性指标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 1 基因组 DNA 样品检测结果 | 第36页 |
| 2 PCR 产物检测结果 | 第36-38页 |
| ·SLA-DQB 基因第 3 外显子 PCR 扩增产物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 ·Mx1 基因第 13 外显子 PCR 扩增产物检测结果 | 第37页 |
| ·Mx1 基因第 14 外显子 PCR 扩增产物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 3 SSCP 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 ·SLA-DQB 基因第 3 外显子 | 第38页 |
| ·Mx1 基因第 13 外显子 | 第38页 |
| ·Mx1 基因第 14 外显子 | 第38-39页 |
| 4 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 ·合作猪 SLA-DQB 基因第 3 外显子序列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 ·合作猪 Mx1 基因第 14 外显子序列对比分析 | 第40页 |
| 5 合作猪 SLA-DQB 基因第 3 外显子系统发育分析 | 第40-41页 |
| 6 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统计 | 第41-42页 |
| 7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8页 |
| 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43页 |
| 2 PCR 扩增 | 第43-44页 |
| ·模板的质量 | 第43页 |
| ·引物 | 第43-44页 |
| ·退火温度 | 第44页 |
| 3 SSCP 检测 | 第44-45页 |
| ·PCR 产物 | 第44页 |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4-45页 |
| ·循环仪温度、电压及电泳时间 | 第45页 |
| 4 合作猪 SLA-DQB 基因第 3 外显子 | 第45-46页 |
| 5 合作猪 Mx1 基因第 14 外显子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 附录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