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引言 | 第14-19页 |
·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 第15-18页 |
·蓄电池纯电动汽车发展优势 | 第18-19页 |
·纯电动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国内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车载纯电动复合能量源系统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课题来源、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课题来源 | 第24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锂电池组-超级电容双能量源系统方案设计 | 第26-42页 |
·锂电池—超级电容双能量源系统匹配结构 | 第26-30页 |
·锂电池组/超级电容并联匹配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匹配结构的选择 | 第27-29页 |
·双能量源系统的工作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复合能量源存储系统主回路拓扑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双能量源系统主回路拓扑设计 | 第30页 |
·主回路工作原理分析 | 第30-33页 |
·锂电池组—超级电容双能量源系统参数匹配 | 第33-41页 |
·双能量源系统参数理论测算 | 第33-39页 |
·基于理论参数计算的复合电源匹配分布形式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双能量源系统仿真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42-59页 |
·复合能量源系统仿真模型平台 | 第42-43页 |
·车辆仿真平台概述 | 第42-43页 |
·ADVISOR汽车仿真软件 | 第43页 |
·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能量源系统建模 | 第43-54页 |
·锂离子电池仿真模型 | 第43-48页 |
·超级电容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48-49页 |
·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数学模型 | 第49-54页 |
·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系统模型功率需求分析 | 第54页 |
·复合电源系统的功率需求模型 | 第54页 |
·电池组—超级电容复合电源功率分配 | 第54页 |
·电池组—超级电容复合电源控制策略 | 第54-58页 |
·复合电源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原理 | 第55-56页 |
·复合电源系统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ADVISOR的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仿真 | 第59-79页 |
·ADVISOR的混合仿真方法 | 第59-61页 |
·ADVISOR软件系统结构 | 第59页 |
·ADVISOR的混合仿真方法 | 第59-60页 |
·ADVISOR仿真参数设置与运行流程 | 第60-61页 |
·基于电动汽车复合能量源的ADVISOR二次开发 | 第61-68页 |
·搭建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纯电动汽车整车Simulink模型 | 第61-62页 |
·建立BD_EV_Bat_Cap车辆模型配置文件 | 第62-65页 |
·锂电池组与超级电容的自动匹配 | 第65-68页 |
·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纯电动汽车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8-78页 |
·车辆仿真循环工况 | 第68-72页 |
·动力性能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2-75页 |
·CYC-UDDS工况下各模块仿真曲线分析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