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基于福建省高校的社会调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7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15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 创新之处第15页
 三 选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概述第17-25页
 一 生命与生命观的定义第17-19页
  (一) 生命的定义第17页
  (二) 生命观的定义第17-19页
 二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涵义第19-22页
  (一)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种生死态度和人格的教育第19页
  (二)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第19-21页
  (三)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第21-22页
 三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22-25页
  (一) 理论意义第22-23页
  (二) 实践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础第25-32页
 一 我国深厚的生命哲学基础第25-27页
  (一) 儒家的生命哲学思想第25-26页
  (二) 道家的生命哲学思想第26页
  (三) 佛家的生命哲学思想第26-27页
 二 西方多样的生命哲学基础第27-28页
  (一) 古希腊时期的生命哲学思想第27页
  (二) 西方近代的生命思想第27页
  (三) 西方现代的生命思想第27-28页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生命哲学基础第28-29页
  (一) 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第28页
  (二) 人生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第28-29页
 四 现实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基础第29-32页
第三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第32-40页
 一 自然生命教育第32-34页
  (一) 生命意识观教育第32-33页
  (二) 生命安全观教育第33-34页
 二 精神生命教育第34-35页
  (一) 生活态度教育第34页
  (二) 和谐人格教育第34-35页
 三 价值生命教育第35-36页
  (一) 理想信念教育第35-36页
  (二) 生命品质观教育第36页
 四 智慧生命教育第36-40页
  (一) 生命创造观教育第37页
  (二) 生命超越观教育第37-40页
第四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第40-46页
 一 生命观教育的现状第40-42页
  (一) 我国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第40-41页
  (二) 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第41-42页
 二 影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因素第42-46页
  (一) 社会因素第42-43页
  (二) 学校因素第43-44页
  (三) 家庭因素第44-45页
  (四) 学生自身因素第45-46页
第五章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第46-54页
 一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第46-54页
  (一) 学校教育:生命观教育之基第46-49页
  (二) 社会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源第49-50页
  (三) 家庭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根第50-51页
  (四) 自我教育:生命观教育之本第51-54页
结论 追寻生命自由—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诗情守望第54-56页
 一 自由是人生命的本性第54页
 二 寻求生命自由发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第54页
 三 追寻人的生命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件第63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逆反心理研究
下一篇:海南省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