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和文章的结构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理论依据 | 第21-27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1-23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23-25页 |
·博弈理论 | 第25-27页 |
·相关定义解析 | 第27-30页 |
·政策 | 第27页 |
·区域经济合作 | 第27-28页 |
·经济合作政策 | 第28页 |
·政策问题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概述及政策问题表现 | 第30-50页 |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回顾 | 第30-35页 |
·穗港经济合作的历史渊源 | 第30-32页 |
·改革开放后的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 | 第32-35页 |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 | 第35-38页 |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问题的表现 | 第38-50页 |
·物流业合作政策问题的表现 | 第39-41页 |
·金融业合作政策问题的表现 | 第41-44页 |
·旅游业合作政策问题的表现 | 第44-46页 |
·制造业合作政策问题的表现 | 第46-50页 |
第三章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政策问题的成因 | 第50-60页 |
·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产生的阻碍 | 第50-51页 |
·穗港双方在经济合作认识上存在偏差 | 第51-53页 |
·穗港政府经济合作机制不完善 | 第53-55页 |
·缺乏区域规划协调,穗港经济结构逐步趋同引发竞争的负效应 | 第55-57页 |
·广州吸引港资外资环境有待改善 | 第57-60页 |
·经济环境方面对投资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服务港商的政务环境有待改善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加强穗港政府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 第60-83页 |
·积极调适与香港经济合作中的政府关系 | 第60-64页 |
·中央政府的参与及介入 | 第60-61页 |
·穗港政府间关系的变革 | 第61-62页 |
·半官方机构的相互合作 | 第62-63页 |
·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 第63-64页 |
·主动建立与香港经济合作的协调对接机制 | 第64-68页 |
·广州市政府应该主动推进与香港政府的协调 | 第64-65页 |
·促成穗港多层次协调机制 | 第65-66页 |
·主动推进穗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 | 第66-68页 |
·积极商讨与香港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 第68-70页 |
·制定穗港经济合作区域规划 | 第68页 |
·建立健全穗港经济合作的组织保障制度 | 第68-69页 |
·穗港经济合作的制度衔接 | 第69-70页 |
·改善广州投资环境,提高对港引资水平 | 第70-73页 |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对港引资的政务环境 | 第70-71页 |
·为港商投资营造法治、低成本的市场环境 | 第71-72页 |
·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积极吸引港资 | 第72-73页 |
·增强穗港产业互补性,优化广州产业结构 | 第73-74页 |
·增强穗港产业的互补性 | 第73-74页 |
·广州的产业结构战略优化调整 | 第74页 |
·积极拓展与香港经济合作新领域,创新合作方式 | 第74-77页 |
·穗港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 第74-75页 |
·创新穗港经济合作方式 | 第75-77页 |
·打造南沙粤港、穗港合作示范区的龙头口岸功能 | 第77-83页 |
·明确南沙新区粤港、穗港合作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定位 | 第77-79页 |
·自觉利用香港元素加快开发南沙新区的几点建议 | 第79-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