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筝论文

中国古筝与中国箜篌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9-16页
 一、 选题的学术背景和理论与实际意义第9页
 二、 文献综述第9-12页
 三、 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12-13页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13-14页
 五、 研究来源和研究基本路径——论文框架第14-16页
第一章 古筝与箜篌的起源与形制构成第16-22页
 一、 古筝的起源与形制构成第16-18页
  (一) 古筝的起源第16-17页
  (二) 古筝的形制构成第17-18页
 二、 箜篌的起源与形制构成第18-21页
  (一) 箜篌的起源第18-20页
  (二) 箜篌的形制构成第20-21页
 注释第21-22页
第二章 古筝与箜篌的发展历程第22-29页
 一、 古筝的发展历程第22-25页
  (一) 筝乐艺术的初步发展第22页
  (二) 筝乐艺术的鼎盛时期第22-23页
  (三) 筝乐艺术的世俗化第23-24页
  (四) 现代筝乐艺术的流派发展第24-25页
 二、 箜篌的发展历程第25-28页
  (一) 古代箜篌发展的初期第25-26页
  (二) 古代箜篌发展的兴盛期第26-27页
  (三) 古代箜篌的失传第27页
  (四) 现代箜篌的重生第27-28页
 注释第28-29页
第三章 古筝与箜篌的不同第29-36页
 一、 演奏姿势、演奏技法的不同第29-31页
  (一) 演奏姿势第29-30页
  (二) 演奏技法第30-31页
 二、 定弦法、音域和指法的不同第31-33页
 三、 艺术表现特征的不同第33-35页
 注释第35-36页
第四章 古筝与箜篌相同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第36-41页
 一、 写意传神第36-38页
 二、 气韵生动第38-39页
 三、 委婉含蓄第39页
 四、 主客一体第39-40页
 注释第40-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亚经贸合作高层论坛有稿同传实践报告
下一篇:谈全民合唱语境下业余合唱团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