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HSPs | 第9-11页 |
·HSPs 的发现 | 第9-10页 |
·HSPs 的种类和定位 | 第10页 |
·HSPs 的分子伴侣功能及作用 | 第10-11页 |
·ROS | 第11-12页 |
·ROS 对植物的伤害 | 第11页 |
·H_2O_2的产生 | 第11-12页 |
·H_2O_2的清除 | 第12页 |
·HSPs 和 ROS 在植物适应逆境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引言 | 第1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材料 | 第14-16页 |
·植物材料和胁迫处理 | 第14-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页 |
·试验中常用试剂及缓冲液配置方法 | 第15-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sHSP26 的免疫胶体金亚细胞定位 | 第16-17页 |
·H_2O_2的亚细胞定位 | 第17页 |
·玉米原生质体分离 | 第17-18页 |
·RNA 提取和 RT-PCR 分析 | 第18页 |
·蛋白提取 | 第18-19页 |
·sHSP26 的 dsRNA 体外合成 | 第19页 |
·体外转录模板 DNA 的制备 | 第19页 |
·sHSP26 的 dsRNA 体外转录 | 第19页 |
·40% PEG 介导转化 | 第19页 |
·试验中所用引物 | 第19-20页 |
·转化后原生质体双向电泳检测 | 第20-21页 |
·2-DE | 第20页 |
·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 | 第20-21页 |
·MALDI-TOF 质谱分析 | 第21页 |
·数据库查询和蛋白质信息分析 | 第21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5页 |
·sHSP26 的免疫金胶体亚细胞定位 | 第22页 |
·H_2O_2在玉米二叶期叶片中的积累及其对 sHSP26 蛋白的影响 | 第22-24页 |
·在胁迫下 H_2O_2在玉米叶片中的积累情况 | 第22-23页 |
·H_2O_2对高温胁迫诱导的玉米叶片 sHSP26 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3-24页 |
·RT-PCR 检测 ZmHSP26 的沉默效果 | 第24-25页 |
·RNAi 沉默 sHSP26 后,蛋白检测结果 | 第25-32页 |
·瞬时 RNAi 沉默 sHSP26 后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第25-27页 |
·蛋白的鉴定 | 第27-32页 |
·免疫共沉淀结果 | 第32-33页 |
·免疫共沉淀 SDS-PAGE 检测 | 第32页 |
·免疫共沉淀的蛋白鉴定 | 第32-33页 |
·免疫共沉淀和双向电泳相同的蛋白 | 第33-34页 |
·瞬时 RNAi 沉默 sHSP26 对叶绿体与 PSⅡ功能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5 讨论 | 第35-40页 |
·高温胁迫条件下 sHSP26 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 | 第35-38页 |
·高温胁迫条件下与 sHSP26 有关的非叶绿体蛋白 | 第38-39页 |
·高温胁迫条件下 H_2O_2与 sHSP26 的关系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英文摘要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