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滑模控制并联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谐波的产生及危害 | 第7-9页 |
·谐波及其相关概念 | 第7-8页 |
·谐波的产生 | 第8页 |
·谐波的危害 | 第8-9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现状阐述 | 第9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工作原理与主电路数学模型 | 第13-21页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 | 第13-14页 |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14-15页 |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数学模型 | 第15-19页 |
·主电路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5-17页 |
·坐标变换与 d-q-0 坐标下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与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21-31页 |
·谐波检测算法概述 | 第21-22页 |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简介 | 第22-26页 |
·d-q 法 | 第22-23页 |
·d-q-0 法 | 第23-26页 |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 | 第26-27页 |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 | 第27-28页 |
·基于 d-q-0 法的小波分析谐波检测算法 | 第28页 |
·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31-41页 |
·滑模控制基本理论 | 第31-34页 |
·滑动模态 | 第32-33页 |
·到达条件 | 第33页 |
·滑模控制的优缺点 | 第33页 |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品质和趋近律 | 第33-34页 |
·逆系统基本理论 | 第34-36页 |
·逆系统解耦线性化 | 第36-37页 |
·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第41-51页 |
·系统仿真模型及相关参数 | 第41-44页 |
·谐波电流检测模块 | 第42-43页 |
·电流跟踪控制模块 | 第43-44页 |
·基于滑模控制的有源滤波器仿真结果 | 第44-47页 |
·滑模控制与滞环控制的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有源滤波器系统设计 | 第51-59页 |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51-54页 |
·有源滤波实验平台介绍 | 第51-52页 |
·输出电感值的估算 | 第52页 |
·直流侧电容值估算 | 第52-53页 |
·驱动电路 | 第53页 |
·信号采集电路 | 第53-54页 |
·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DSP 芯片 TMS320LF2407A | 第55页 |
·主程序 | 第55-56页 |
·中断服务程序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