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陀螺随机误差分析与处理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捷联惯导系统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激光陀螺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激光陀螺随机误差分析方法 | 第15-31页 |
| ·傅立叶变换 | 第15-17页 |
|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 第15-16页 |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 | 第16-17页 |
| ·功率谱密度 | 第17-18页 |
| ·Allan 方差分析法 | 第18-30页 |
| ·Allan 方差的定义与计算 | 第19页 |
| ·激光陀螺随机噪声的Allan 方差 | 第19-26页 |
| ·激光陀螺随机漂移的噪声源分析 | 第26-27页 |
| ·Allan 方差估计精度 | 第27页 |
| ·激光陀螺随机漂移的Allan 方差分析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激光陀螺随机误差的时间序列建模 | 第31-44页 |
|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 第31-33页 |
| ·自回归(AR)模型 | 第31-32页 |
| ·滑动平均(MA)模型 | 第32页 |
|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 第32-33页 |
|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 第33-38页 |
| ·模型的识别 | 第33-34页 |
| ·模型的定阶 | 第34-36页 |
| ·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36-37页 |
| ·模型的检验 | 第37-38页 |
| ·Pandit-Wu 建模方法 | 第38-40页 |
| ·Pandit-Wu 建模方法 | 第38-40页 |
| ·改进的Pandit-Wu 建模方法 | 第40页 |
| ·激光陀螺随机漂移时序建模分析 | 第40-43页 |
| ·建模分析 | 第40-42页 |
| ·模型的通用性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激光陀螺随机误差滤波算法 | 第44-55页 |
| ·Kalman 滤波 | 第44-47页 |
| ·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 | 第44-45页 |
| ·Kalman 滤波解算原理 | 第45-46页 |
| ·Kalman 滤波解算步骤 | 第46-47页 |
| ·渐消Kalman 滤波 | 第47-52页 |
| ·渐消Kalman 滤波解算原理 | 第47-49页 |
| ·渐消因子的构造 | 第49-51页 |
| ·渐消滤波分析 | 第51-52页 |
| ·计算与分析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应用与分析 | 第55-65页 |
| ·捷联惯导静态实验 | 第55-59页 |
| ·SINS/GPS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简介 | 第55-57页 |
| ·激光捷联惯导静态导航实验 | 第57-59页 |
| ·捷联惯导动态实验 | 第59-64页 |
| ·实验背景 | 第60-61页 |
| ·实验一 | 第61-62页 |
| ·实验二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总结 | 第65-66页 |
| ·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