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

从梦想到梦魇--西方反乌托邦小说简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绪论第11-14页
第一章 乌托邦世界的倒塌——反乌托邦小说生成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契机第14-36页
 第一节 反乌托邦小说生成的思想渊源第14-25页
  一、 传统的乌托邦思想第14-18页
  二、 吸收与扬弃——从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第18-22页
  三、 反理性主义的兴起第22-25页
 第二节 反乌托邦小说生成的现实契机第25-36页
  一、 世界大战的阴影第26-28页
  二、 极权主义的威胁第28-30页
  三、 科学文明的反面第30-33页
  四、 乌托邦世界的倒塌第33-36页
第二章 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科技问题的反思第36-50页
 第一节 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第36-41页
  一、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与经济生活的极度贫困第37页
  二、 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制第37-39页
  三、 科技统治下的孤独感第39-41页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第41-44页
  一、 科学技术——一种意识形态第41-43页
  二、 科学技术“中立性”的丧失第43-44页
 第三节 科技伦理的悖论第44-50页
  一、 科技发展中的道德准绳第45-46页
  二、 科技发展的禁区第46-50页
第三章 反乌托邦小说中的自由精神探求第50-65页
 第一节 自由:永恒的主题第50-54页
  一、 自由精神的变迁第50-51页
  二、 自由的消逝第51-52页
  三、 反乌托邦小说中自由的渐行渐远第52-54页
 第二节 自由与社会:无法平衡的天平第54-59页
  一、 人性与自由的矛盾第54-55页
  二、 现代科技与自由的矛盾第55-58页
  三、 社会秩序与自由的矛盾第58-59页
 第三节 通往自由世界的黑暗前路第59-65页
  一、 “保持中立”第60-61页
  二、 自我放纵第61-62页
  三、 积极反抗第62-65页
第四章 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极权主义批判第65-81页
 第一节 极权主义——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第65-74页
  一、 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第65-68页
  二、 极权运动的产生第68-71页
  三、 极权主义的后果第71-74页
 第二节 极权主义的控制方式第74-81页
  一、 独裁与暴政第74-76页
  二、 科技控制第76-77页
  三、 文化极权第77-81页
结语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后记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
下一篇:对《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凯瑞的荣格原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