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仿生学论文

仿生抗生物黏附表面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56页
   ·引言第18-19页
   ·生物黏附的过程及其机理分析第19-21页
     ·海洋生物黏附第19-20页
     ·血栓第20页
     ·细菌黏附第20-21页
     ·生物黏附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第21页
   ·抗黏附技术及其发展第21-39页
     ·释放型抗生物黏附涂层第22-25页
     ·表面化学修饰第25-33页
       ·低表面能修饰第25-27页
       ·亲水性修饰第27-31页
       ·表面的两亲性修饰-表面微相分离结构第31-33页
     ·表面物理方法第33-39页
       ·表面的微/纳拓扑结构仿生第34-39页
       ·可降解涂层第39页
   ·抗生物黏附表面及其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9-51页
     ·表面化学修饰方法第40-47页
       ·表面接枝法第40-46页
       ·表面涂层法第46-47页
     ·表面微/纳拓扑结构的制备第47-51页
       ·表面微复制法第47-49页
       ·物理微加工法第49-50页
       ·化学处理法第50-51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51-56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51-52页
     ·课题的研究目标第52-5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53-55页
     ·本课题的创新性第55-56页
第二章 仿鲨鱼皮表面的制备与抗生物黏附性能第56-82页
   ·引言第56页
   ·实验部分第56-65页
     ·材料与试剂第56-57页
     ·设备与仪器第57-58页
     ·具有仿鲨鱼皮微结构表面的制备第58-63页
       ·具有仿鲨鱼皮微结构表面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第58-60页
       ·硅橡胶基仿鲨鱼皮表面(S-PDMS)的制备第60-61页
       ·聚氨酯基仿鲨鱼皮表面(S-PU)的制备第61-63页
     ·材料的鉴定与性能表征第63页
       ·材料的鉴定第63页
       ·表面形貌表征第63页
     ·表面性能测试第63-65页
       ·表面润湿性测试第63页
       ·抗生物黏附性能测试第63-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80页
     ·材料的鉴定与分析第65-67页
     ·仿鲨鱼皮形貌的微复制效果分析第67-69页
     ·基材表面的微观形貌研究第69-70页
     ·仿鲨鱼皮表面润湿特性第70-72页
     ·绿藻在仿鲨鱼皮表面的黏附性能第72-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三章 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仿鲨鱼皮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82-104页
   ·引言第82页
   ·实验部分第82-86页
     ·材料与试剂第82-83页
     ·设备与仪器第83-84页
     ·多尺度微/纳仿生表面的制备第84-85页
       ·天然模板表面微/纳结构的翻模第84页
       ·多尺度微/纳仿鲨鱼皮表面的制备第84-85页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第85-86页
       ·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第85页
       ·表面润湿性测试第85页
       ·液滴撞击实验(Liquid drop impact experiment)第85页
       ·涂层透光性测试第85页
       ·抗黏附性能测试第85-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102页
     ·天然模板表面微/纳结构的复制效果第86-88页
     ·多尺度仿鲨鱼皮表面形貌分析第88-90页
     ·仿生表面浸润行为分析第90-93页
     ·各种不同表面的水滴撞击研究第93-96页
     ·超疏水表面的透光性第96-97页
     ·抗生物黏附性能第97-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两性离子自组装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抗黏附性能研究第104-128页
   ·引言第104-105页
   ·实验部分第105-112页
     ·材料与试剂第105-106页
     ·设备与仪器第106-107页
     ·含有磺酸两性离子基团的硅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第107-108页
       ·N-二甲氨基丙胺甲基三乙氧硅烷基磺酸内盐的合成(SINNS-1)第107页
       ·N-二甲氨基乙基氨基甲酸酯基丙基三乙氧硅烷磺酸内盐的合成(SINNS-2)第107-108页
     ·表面自组装膜的制备第108-109页
       ·玻片的羟基化处理第108-109页
       ·玻璃表面两性离子自组装膜的制备第109页
       ·玻璃表面两性离子化合物涂层的制备第109页
       ·SINNS-1 在 PET 纤维表面的自组装第109页
     ·材料的鉴定与性能表征第109-110页
       ·材料的鉴定第109-110页
       ·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第110页
     ·材料的表面性能的测试第110-112页
       ·表面润湿性测试第110页
       ·抗细菌黏附性能测试第110-112页
   ·结果与讨论第112-127页
     ·含有两性离子基团硅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第112-115页
     ·含有两性离子基团硅烷化合物的水解特性第115-116页
     ·羟基化玻璃基片表面自组装两性离子层第116-119页
     ·两性离子自组装膜和涂层的亲水性第119-120页
     ·两性离子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第120-123页
     ·自组装膜的抗细菌黏附性能第123-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第五章 UV 引发表面接枝两性离子水凝胶层的制备及其抗细菌黏附性能第128-146页
   ·引言第128-129页
   ·实验部分第129-134页
     ·材料与试剂第129-130页
     ·设备与仪器第130页
     ·可光固化的 SiO2杂化过渡层溶胶的制备第130-131页
     ·可光固化的反应性两性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配制第131页
     ·基材表面接枝两性离子凝胶层的方法第131-132页
     ·材料的鉴定与表征第132-133页
       ·材料的鉴定第132页
       ·材料表面形貌表征第132-133页
     ·材料的表面性能的测试第133-134页
       ·材料表面润湿性测试第133页
       ·涂层附着力测试第133页
       ·细菌黏附试验第133-134页
   ·结果与讨论第134-144页
     ·表面的有机/无机杂化层的化学成分与性能研究第134-136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的表征第136-142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的鉴定第137-138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与基材的粘接性能第138-139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的亲水性第139-140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的表面形貌结构第140-142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层表面的抗细菌黏附性能第142-144页
   ·小结第144-146页
第六章 具有粘液特性的仿鲨鱼皮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146-173页
   ·引言第146-147页
   ·实验部分第147-153页
     ·材料与试剂第147页
     ·设备与仪器第147-148页
     ·磺酸两性离子单体(DMAPMAPS)的合成第148-149页
     ·不同仿生表面的制备第149-150页
       ·聚氨酯基仿鲨鱼皮表面的制备第149页
       ·具有粘液特性的仿生表面的制备第149-150页
     ·材料的鉴定与表征第150-151页
       ·称重法测试第150页
       ·材料的鉴定第150-151页
       ·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第151页
       ·表面形貌表征第151页
     ·材料的表面性能的测试第151-153页
       ·表面润湿性测定第151-152页
       ·表面减阻性能的测试第152-153页
       ·抗生物黏附性能测试第153页
   ·结果与讨论第153-171页
     ·鲨鱼皮表面的形貌观察与润湿特性第153-154页
     ·两性离子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第154-158页
     ·光引发表面接枝聚合第158-162页
       ·波长的影响第159-161页
       ·辐照时间和单体浓度的影响第161-162页
     ·表面形貌分析第162-164页
     ·仿生表面润湿性能第164-167页
     ·材料表面的减阻性能第167-170页
     ·材料表面的抗黏附性能第170-171页
   ·小结第171-173页
第七章 基于两性离子杂化的超亲水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173-202页
   ·引言第173-174页
   ·实验部分第174-180页
     ·材料与试剂第174-175页
     ·设备与仪器第175页
     ·两性离子羧酸酯单体的制备 CBMAE第175-176页
     ·PCM 共聚物的合成制备第176-177页
     ·纳米 SiO2粒子的合成制备第177页
     ·超亲水表面的制备第177-178页
     ·材料的鉴定与性能表征第178-180页
       ·材料的鉴定第178页
       ·纳米 SiO2粒子的表征第178-179页
       ·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第179页
       ·表面润湿性测试第179页
       ·表面的防雾性能测试第179页
       ·抗细菌黏附和生长抑制试验第179-180页
   ·结果与讨论第180-200页
     ·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第180-184页
     ·纳米 SiO2粒子的制备表征第184-186页
     ·杂化涂层的制备及其水解过程第186-189页
     ·表面形貌分析第189-190页
     ·表面润湿性分析第190-194页
     ·表面超亲水防雾性能第194-195页
     ·表面抗细菌黏附性能第195-200页
   ·小结第200-202页
第八章 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聚合物的水化行为第202-215页
   ·引言第202页
   ·实验部分第202-205页
     ·材料与试剂第202-203页
     ·设备与仪器第203-204页
     ·磺酸两性离子单体(DMAPAAPS)的合成第204页
     ·磺酸两性离子聚合物(pDAS)的合成第204页
     ·DSC 测试第204-205页
   ·结果与讨论第205-213页
     ·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第205-207页
     ·聚合物水化的基本理论第207-208页
     ·pDAS 水溶液的 DSC 测定第208-211页
     ·pDAS 水化数的计算第211-213页
   ·小结第213-215页
结论第215-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36-238页
致谢第238-239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239页

论文共2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态的可分性与量子纠缠度量
下一篇:真菌疏水蛋白表面展示对毕赤酵母细胞疏水性及共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