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杆活性炭对诺氟沙星吸附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23页 |
| ·诺氟沙星的产生及其处理现状 | 第8-10页 |
| ·抗生素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 第8-9页 |
| ·诺氟沙星废水的产生及特点 | 第9-10页 |
| ·活性炭简介 | 第10-19页 |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10-12页 |
|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 | 第12-13页 |
|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 第13页 |
| ·活性炭再生 | 第13-16页 |
| ·活性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莲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 | 第19-22页 |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实验设计及内容 | 第23-30页 |
| ·主要原料与仪器 | 第23-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内容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 ·莲杆活性炭(LAC)的制备 | 第25页 |
| ·莲杆活性炭形态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 ·诺氟沙星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 ·诺氟沙星浓度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莲杆活性炭(LAC)的吸附效果 | 第27-28页 |
| ·活性炭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28-29页 |
| ·脱附实验 | 第29-30页 |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 ·莲杆活性炭形态结构表征 | 第30-35页 |
|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 第30-34页 |
| ·吸附剂的化学性质 | 第34-35页 |
| ·pH的影响和吸附机理 | 第35-37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37-39页 |
| ·吸附动力学 | 第39-41页 |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建议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