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明标准分层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刑事证明标准分层的基本理论 | 第11-15页 |
| 一、 刑事证明标准的界定 | 第11-12页 |
| (一) 证明标准概念的主要观点 | 第11-12页 |
| (二) 学界证明标准概念各观点的评价及选择 | 第12页 |
| 二、 刑事证明标准分层的界定 | 第12-15页 |
| (一) 学界刑事证明标准分层的主要观点 | 第12-14页 |
| (二) 学界刑事证明标准分层观点的评价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现状分析 | 第15-24页 |
| 一、 刑事证明标准的现状 | 第15-16页 |
| (一) 有关规定 | 第15页 |
| (二) 分析评价 | 第15-16页 |
| 二、 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的主要问题 | 第16-20页 |
| (一) 明显缺乏层次性 | 第16-17页 |
| (二) 过分强调客观真实 | 第17-19页 |
| (三) 忽视办案人员“自由心证” | 第19页 |
| (四) 过分强调原则性不易把握 | 第19-20页 |
| 三、 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引发的现实困境 | 第20-24页 |
| (一) 缺乏层次性引发与国家赔偿制度的矛盾 | 第20-22页 |
| (二) 高标准前置引发“疑案不诉”现象 | 第22页 |
| (三) 其他问题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国外刑事证明标准研究考查 | 第24-35页 |
| 一、 国外证明标准的思想来源 | 第24-26页 |
| 二、 国外证明标准体系的主要特征 | 第26-27页 |
| (一) 鲜明的层次性 | 第26页 |
| (二) 注重裁判者的“自由心证” | 第26-27页 |
| 三、 制度规定 | 第27-32页 |
| (一) 逮捕证明标准 | 第27-28页 |
| (二) 公诉证明标准 | 第28-31页 |
| (三) 定罪证明标准 | 第31-32页 |
| 四、 评价与借鉴 | 第32-35页 |
| (一) 国外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的评价 | 第32页 |
| (二) 选择性的借鉴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重塑 | 第35-48页 |
| 一、 更新陈旧理念 | 第35-36页 |
| 二、 更新制度规定 | 第36-46页 |
| (一) 立案证明标准 | 第36-37页 |
| (二) 拘留证明标准 | 第37-38页 |
| (三) 逮捕证明标准 | 第38-41页 |
| (四) 移送审查起诉证明标准 | 第41页 |
| (五) 公诉证明标准 | 第41-43页 |
| (六) 定罪证明标准 | 第43-45页 |
| (七) 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 第45-46页 |
| 三、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重塑的整体解读 | 第46-48页 |
| (一) 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的内容 | 第46-47页 |
| (二) 重塑后刑事证明标准分层体系的特征 | 第47-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