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冲突的教育人种志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 ·核心概念 | 第10-12页 |
| ·课堂 | 第10-11页 |
| ·冲突 | 第11-12页 |
| ·课堂冲突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2-15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历程 | 第15-21页 |
| ·研究方法—教育人种志 | 第15-17页 |
| ·研究历程 | 第17-21页 |
| 第二章 课堂冲突的内涵及类型 | 第21-27页 |
| ·课堂冲突的内涵 | 第21-23页 |
| ·课堂冲突的类型 | 第23-27页 |
| ·教师与学生的冲突 | 第23-24页 |
| ·学生与课程的冲突 | 第24-25页 |
| ·教师与课程的冲突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我的在场与观察 | 第27-47页 |
| ·印象速描 | 第27-33页 |
| ·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 S 中学 | 第27-28页 |
| ·M 班教室—学习的“圣殿” | 第28-29页 |
| ·M 班的教师—从严治教 | 第29-30页 |
| ·学生—“高压”下忙里偷闲 | 第30-32页 |
| ·课程即知识授受 | 第32-33页 |
| ·M 班的课堂冲突 | 第33-43页 |
| ·两难抉择 | 第33-37页 |
| ·“沉默在尖叫” | 第37-41页 |
| ·“想说爱你真不容易” | 第41-43页 |
| ·局内人的看法 | 第43-47页 |
| ·教师的看法 | 第43-45页 |
| ·学生的看法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对课堂冲突的思考 | 第47-59页 |
| ·课程与社会控制 | 第47-50页 |
| ·课程知识的选择—最初的梦想 | 第47-49页 |
| ·课程的嬗变—陷入“咬尾蛇”的尴尬境地 | 第49-50页 |
| ·规训的“在场”与个体的抗拒 | 第50-55页 |
| ·规训的“在场” | 第50-53页 |
| ·个体的抗拒 | 第53-55页 |
| ·课程愿景与现实的挑战 | 第55-57页 |
| ·课程愿景 | 第55-56页 |
| ·现实的挑战 | 第56-57页 |
| ·教育需要宽容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