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管道缺陷漏磁检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课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3页
   ·管道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7页
     ·国外发展现状第14-15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15-17页
   ·课题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第17-18页
第2章 漏磁检测的理论分析第18-29页
   ·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基础第18-20页
     ·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基本原理第18-19页
     ·铁磁性物质及其磁化特性第19-20页
   ·缺陷外形的磁偶极子分析第20-24页
     ·点偶极子模型第21-22页
     ·带偶极子模型第22-23页
     ·面偶极子模型第23-24页
   ·缺陷外形的有限元分析第24-28页
     ·电磁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第24-26页
     ·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理论分析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 ANSYS 软件的管道缺陷漏磁场分析第29-44页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第29页
   ·ANSYS 数据分析过程第29-34页
     ·定义单元类型及相关选项第29-31页
     ·设置坐标系和单位制第31页
     ·几何模型建立第31-32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32页
     ·划分网格第32-33页
     ·加载边界条件和载荷第33页
     ·求解第33-34页
   ·管道缺陷 ANSYS 仿真第34-40页
     ·有限元模型的创建第34-35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35-37页
     ·划分网格第37页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第37-38页
     ·求解第38页
     ·结果查看第38-40页
   ·分析漏磁结果第40-43页
     ·漏磁信号受到缺陷轴向长度的影响第40-41页
     ·漏磁信号受到缺陷深度的影响第41页
     ·漏磁信号受到缺陷倾斜角的影响第41-42页
     ·漏磁信号受到传感器提离值的影响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管道缺陷漏磁检测系统的设计第44-65页
   ·检测器运载体分析与设计第44-52页
     ·磁化方式选择第44-45页
     ·运载体整体功能分析与设计第45-48页
     ·漏磁测量传感器的选择第48-51页
     ·传感器电路的调试和运行第51-52页
     ·试验环境下的平台搭建第52页
   ·数据采集模块的分析和设计第52-59页
     ·滤波电路第53页
     ·模数转换模块的设计第53-55页
     ·数据存储器 SRAM 及掉电保护第55-58页
     ·串口通信模块第58页
     ·数据采集模块 PCB 电路第58-59页
   ·数据检测电路程序设计第59-64页
     ·检测系统总程序第59页
     ·采集模块流程及子程序第59-62页
     ·串口发送流程及程序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管道缺陷识别方法研究第65-81页
   ·缺陷样本库的建立第65-69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69-71页
     ·人工神经元模型第70页
     ·关于神经网络在学习中的应用第70-71页
   ·RBF 神经网络第71-73页
     ·RBF 网络学习过程第71-72页
     ·RBF 网络学习算法第72-73页
   ·人工免疫系统第73-76页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第73-74页
     ·免疫系统的基本机理第74-75页
     ·一般免疫算法描述第75-76页
   ·基于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管道缺陷特征识别第76-80页
     ·免疫径向基的算法描述第77-78页
     ·基于免疫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管道缺陷识别基本流程第78页
     ·数据结果分析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压气源系统管道压力模糊PID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层网络接口模式匹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