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风险投资市场 | 第11页 |
·风险投资过程 | 第11-12页 |
·风险投资组织形式 | 第12-13页 |
·风险投资契约与风险管理 | 第13-14页 |
·投资项目评价 | 第14-15页 |
·环境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 第15-16页 |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风险投资 | 第19页 |
·风险投资联盟 | 第19-21页 |
·契约 | 第21-22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控制理论 | 第22-23页 |
·信息传递模型 | 第23-24页 |
·团队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国内外风险投资联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41页 |
·我国风险投资的历史演进 | 第26-28页 |
·初创探索阶段 | 第26页 |
·尝试阶段 | 第26-27页 |
·调整阶段 | 第27-28页 |
·风险投资政策的评价 | 第28页 |
·总体评价 | 第28页 |
·地域评价 | 第28页 |
·风险投资联盟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 第28-36页 |
·风险投资联盟的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风险投资联盟的作用 | 第30-36页 |
·我国风险投资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0页 |
·联盟的形成耗时耗力 | 第36-37页 |
·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够 | 第37页 |
·中介机构作用有限 | 第37-38页 |
·风险投资联盟不稳定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风险投资联盟契约设计的数理分析 | 第41-49页 |
·基本模型描述 | 第41-43页 |
·信息对称的情况 | 第43-45页 |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第45-46页 |
·契约条款的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实例检验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我国建立有效契约保障机制的建议 | 第49-51页 |
·政策倾斜 | 第49页 |
·形成更为广泛的风险投资网络 | 第49页 |
·分阶段投资 | 第49-50页 |
·市场导向与制度创新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