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轨迹法的大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及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时滞系统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大时滞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时滞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时滞闭环系统振荡机理分析 | 第19-33页 |
·大时滞系统特性概述 | 第19页 |
·纯滞后环节对象 | 第19-21页 |
·一阶惯性加纯滞后环节对象 | 第21-22页 |
·时滞系统信息错位演化过程 | 第22-32页 |
·时标标识 | 第22-23页 |
·多元时序 | 第23-24页 |
·振荡机理分析 | 第24-27页 |
·仿真实例 | 第27-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大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3-49页 |
·时滞系统对象参数稳定域 | 第33-41页 |
·问题描述 | 第33-34页 |
·轨迹法 | 第34-36页 |
·PID控制下一阶时滞系统的稳定域 | 第36-37页 |
·基于稳定裕度的对象参数稳定域 | 第37-39页 |
·实例仿真 | 第39-41页 |
·k-T二维平面时滞闭环系统稳定域 | 第41-45页 |
·图解稳定性准则 | 第41-42页 |
·对象参数稳定域 | 第42-43页 |
·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 第43-44页 |
·实例仿真 | 第44-45页 |
·拓展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GUI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49-61页 |
·GUI概述 | 第49-50页 |
·平台搭建 | 第50-53页 |
·GUI界面设计 | 第50-51页 |
·回调程序设计 | 第51-53页 |
·程序运行 | 第53页 |
·不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演示与分析 | 第53-60页 |
·无滞后环节 | 第53-54页 |
·纯滞后环节 | 第54-56页 |
·一阶惯性加纯滞后环节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