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视域下非直接利益冲突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 研究视角 | 第14-15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及危害性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 直接利益冲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区别 | 第16-17页 |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区别 | 第17页 |
三、 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区别 | 第17-18页 |
四、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政治危害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行政伦理的双重维度 | 第20-22页 |
一、 行政伦理的内涵 | 第20页 |
二、 行政伦理的两个维度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非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行政伦理根源 | 第23-38页 |
第一节 制度伦理的缺失 | 第23-32页 |
一、 阶层固化 | 第23-24页 |
二、 利益协调机制失衡 | 第24-29页 |
三、 弱势感蔓延 | 第29-32页 |
第二节 个体伦理的缺失 | 第32-37页 |
一、 事件回顾 | 第32-33页 |
二、 行政人员公共形象失准 | 第33-36页 |
三、 行政人员心理训练缺失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防治对策 | 第38-52页 |
第一节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制度伦理对策 | 第38-45页 |
一、 打破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 | 第38-40页 |
二、 构建公正的利益协调制度体系 | 第40-42页 |
三、 通过法治实现平权 | 第42-43页 |
四、 健全法律监督体系 | 第43-45页 |
第二节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个体伦理对策 | 第45-51页 |
一、 强化行政人员个体素质训练 | 第45-46页 |
二、 重塑政府及行政人员形象 | 第46-48页 |
三、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