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7-9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三节 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形成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麦金太尔对当代西方道德状况的批判 | 第12-23页 |
第一节 对当代西方道德的现状的批判——标准混乱与争论不止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对当代西方道德文化特征的批断——情感主义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对当代西方道德危机原因的判断——启蒙运动的失败 | 第16-19页 |
第四节 对启蒙运动失败后的抉择的评断---尼采抑或亚里士多德 | 第19-23页 |
第二章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主要内容 | 第23-37页 |
第一节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 第23-35页 |
一、 德性与实践 | 第25-29页 |
二、 德性与个人生活整体性 | 第29-33页 |
三、 德性与传统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复归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麦金太尔德性论评价 | 第37-47页 |
第一节 麦金太尔的理论贡献 | 第37-39页 |
一、 对当代西方个人主义极度滋长所导致的道德相对主义的批论 | 第37-38页 |
二、 对现代西方极度功利化所导致的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失落的警示 | 第38页 |
三、 对现代西方伦理学抽象思辨方法所导致的道德无力感的否定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麦金太尔德性论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 第39-42页 |
一、 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价值的并重 | 第39页 |
二、 外在功利价值与内在精神价值的兼顾 | 第39-40页 |
三、 社会伦理规范与个人美德修养的互补 | 第40页 |
四、 坚持扬弃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麦金太尔德性论的理论缺陷 | 第42-44页 |
一、 对当代西方多元伦理状况的误解 | 第42页 |
二、 对当代西方伦理学的非历史主义观点 | 第42-44页 |
第四节 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处境 | 第44-47页 |
一、 现实是道德观念的根基 | 第44页 |
二、 物质依赖对道德观念具有持续的破坏作用 | 第44-45页 |
三、 单纯依靠道德无法根治现代社会 | 第45页 |
四、 回归传统德性是乌托帮幻想 | 第45-47页 |
结论 麦金太尔德性之路 | 第47-49页 |
一、 以传统叙事的方式进行道德探究 | 第47页 |
二、 重建各种形式的共同体 | 第47页 |
三、 重构目的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