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熵方法分析miRNA序列的重要位点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关于信息熵 | 第9-10页 |
| ·关于miRNA | 第10-19页 |
| ·miRNA 的发现 | 第10-11页 |
| ·miRNA 的概念 | 第11页 |
| ·miRNA 的特征 | 第11-13页 |
| ·miRNA 的基因组织形式 | 第13-14页 |
| ·miRNA 的功能 | 第14-15页 |
| ·miRNA 的作用机制 | 第15-18页 |
| ·miRNA 基因的发现方法 | 第18-19页 |
| ·Perl 编程语言 | 第1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确定组 | 第20页 |
| ·分类Ⅰ | 第20页 |
| ·分类Ⅱ | 第20页 |
| ·确定随机组 | 第20-21页 |
| ·避免误差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3-29页 |
| ·模拟数据结果 | 第23页 |
| ·动物前体miRNA | 第23-24页 |
| ·植物前体miRNA | 第24-26页 |
| ·病毒前体miRNA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实验讨论与分析 | 第29-31页 |
| ·动物,植物和病毒miRNA 前体的区别 | 第29页 |
| ·具有多数位点之间的关联性 | 第29-30页 |
| ·具有高度保守性的位点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创新点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 附录 | 第3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