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内外白粉菌分类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目、科及亚科分类 | 第10-11页 |
| ·属的分类 | 第11-14页 |
| ·种的划分 | 第14页 |
| ·国内外白粉菌区系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外白粉菌区系研究 | 第14-15页 |
| ·国内白粉菌区系研究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材料 | 第17页 |
| ·标本采集 | 第17页 |
| ·标本保存 | 第17页 |
| ·鉴定方法 | 第17-20页 |
| ·标本鉴定依据 | 第17页 |
| ·全性型与有性型观察 | 第17-18页 |
| ·无性型扫描电镜观察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秦岭森林植物白粉菌记述 | 第20-61页 |
| ·中国白粉菌一新种 | 第20-23页 |
| ·全性型或有性型白粉菌分类 | 第23-59页 |
| ·布氏白粉菌族 Tribe Blumerieae | 第24页 |
| ·离壁壳族 Tribe Cystotheceae | 第24-29页 |
| ·白粉菌族Tribe Erysipheae | 第29-52页 |
| ·高氏白粉菌族Tribe Golovinomyceteae | 第52-57页 |
| ·球针壳族Tribe Phyllactinieae | 第57-59页 |
| ·无性型白粉菌分类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图 扫描电镜照片 | 第67-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