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汉语聚合词语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 研究对象第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研究概况第15-20页
  一 散见研究第16-18页
  二 专篇研究第18-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0-2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22页
  二 语料来源第22-23页
第二章 聚合词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其词汇地位第23-44页
 第一节 聚合词语的含义第23-29页
  一 什么是聚合词语第23-27页
  二 聚合词语的确定标准第27-29页
 第二节 聚合词语的特点分析第29-34页
  一 聚合词语是汉语中非常独特的现象第29-31页
  二 聚合词语的特点第31-34页
 第三节 聚合词语的分类第34-40页
  一 按词汇化程度分类第34-36页
  二 按结构层次分类第36-37页
  三 按音节个数分类第37-40页
 第四节 聚合词语的词汇地位第40-44页
  一 词汇单位第40-41页
  二 聚合词语是特殊的词汇单位第41-44页
第三章 聚合词语语义分析第44-67页
 第一节 聚合词语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分析第44-49页
  一 语义场理论第44-45页
  二 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第45-49页
 第二节 聚合词语的语义类型及其产生机制第49-57页
  一 语义类型第49-52页
  二 语义产生的认知机制第52-57页
 第三节 聚合词语中专门术语的意义泛化第57-60页
  一 专门术语的泛化第57-58页
  二 泛化的原因第58-60页
 第四节 聚合词语语义与文化第60-67页
  一 聚合词语与汉民族的精神文化第61-64页
  二 聚合词语与汉民族的物质文化第64-67页
第四章 聚合词语语法与修辞分析第67-104页
 第一节 聚合词语的语序第67-85页
  一 聚合词语的语序变换形式第67-70页
  二 语序成因第70-85页
 第二节 聚合词语的语法功能分析第85-97页
  一 聚合词语的结构类型第86-87页
  二 聚合词语的语法功能第87-95页
  三 聚合词语语法功能名词性倾向的原因第95-97页
 第三节 聚合词语的修辞效果第97-104页
  一 表达生动形象第97-98页
  二 结构均衡匀称第98-101页
  三 表义言简意赅第101-104页
第五章 聚合词语的形成与词汇化分析第104-123页
 第一节 聚合词语的形成第104-118页
  一 聚合词语的来源第104-109页
  二 聚合词语的形成方式第109-110页
  三 聚合词语的发展过程第110-113页
  四 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第113-118页
 第二节 聚合词语的词汇化分析第118-123页
  一 词汇化理论第118-119页
  二 聚合词语的词汇化第119-123页
第六章 聚合词语应用研究第123-141页
 第一节 聚合词语的英译策略第123-127页
  一 聚合词语的英译原则第123-124页
  二 聚合词语的英译方法第124-127页
 第二节 聚合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第127-133页
  一 聚合词语教学的作用第127-129页
  二 聚合词语的掌握情况第129-130页
  三 聚合词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收录的情况第130-132页
  四 聚合词语教学策略第132-133页
 第三节 聚合词语与词典编纂第133-141页
  一 《现汉》与《规范》收释聚合词语的情况比较第134-138页
  二 词典收释聚合词语的原则第138-141页
结语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0页
附录第150-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TRP法合成双亲水嵌段共聚物及其在水溶液聚中的聚集性质研究
下一篇: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对牛体细胞及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