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细致驾驶行为的双车道交通流建模与控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8-10页 |
·交通流的研究现状 | 第10-24页 |
·交通流的研究分类 | 第11-12页 |
·宏观交通流模型 | 第12-16页 |
·微观交通流模型 | 第16-2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两次改变驾驶方式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26-36页 |
·引言 | 第2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车辆状态演化的更新规则 | 第27-28页 |
·车辆换道规则 | 第28页 |
·车辆驾驶方式的更新规则 | 第28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道路缩减瓶颈的优化速度模型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36-38页 |
·换道模型 | 第38-39页 |
·瓶颈口的抢道模型 | 第39-41页 |
·数值模拟和讨论 | 第4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道路缩减处元胞自动机控制模型 | 第50-58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51页 |
·路段 A 上的换道模型 | 第51页 |
·路段 B 上的换道模型及瓶颈口的控制措施 | 第51-52页 |
·数值模拟和分析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58页 |
·交通流的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