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0页
 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2. 当前研究动态第7页
 3.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7-8页
 4. 研究方法第8页
 5. 研究结论第8页
 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第8-10页
正文第10-53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第10页
   ·研究感戴具有积极的意义第10-11页
   ·感戴需要全面的本土化研究第11-12页
   ·为感戴干预研究提供支持第12-13页
 2 感戴的研究综述第13-24页
   ·感戴的定义第13-15页
   ·感戴的理论第15-19页
   ·感戴的研究领域第19-24页
 3 马云献、扈岩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问卷》的预测第24-27页
   ·大学生感戴问卷的介绍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页
   ·施测方法与程序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4 《大学生感戴问卷》的修订第27-32页
   ·对原问卷进行修订第2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修订后问卷的施测方法与程序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结论第31-32页
 5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感戴的关系研究第32-37页
   ·研究目的第32页
   ·研究假设第32页
   ·研究工具第32页
   ·施测方法与程序第32-33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结论第36-37页
 6 感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37-40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假设第37页
   ·研究工具第37页
   ·施测方法与程序第37-38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7 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40-43页
   ·研究目的第40页
   ·研究假设第40页
   ·研究工具第40页
   ·施测方法与程序第40-41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8 讨论与结论第43-53页
   ·关于大学生感戴问卷的修订第43-44页
   ·影响感戴的一般人口学因素第44-46页
   ·感戴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第46-48页
   ·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8-50页
   ·感戴干预研究第50-51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第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58页
 附录一: 原大学生感戴问卷第56-57页
 附录二: 修订后大学生感戴问卷第57页
 附录三: 自编测量感戴广度因子的两个项目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便携式远程动态心电记录仪的研究
下一篇:威胁条件下内隐、外显自尊对于研究生社会认同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