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主体 | 第15页 |
(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方式与理论范式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 第18-41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 第18-27页 |
一、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21页 |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 第27-41页 |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 第28页 |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特征 | 第28-30页 |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原则 | 第30-32页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功能 | 第32-41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科学化指向 | 第41-71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 第41-50页 |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 | 第41-43页 |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 | 第43-45页 |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性 | 第45-46页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 | 第46-47页 |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滞后 | 第47-49页 |
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问题的成因 | 第50-55页 |
一、国有企业职工的观念多元、多样、多变 | 第50-52页 |
二、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呈现新变化 | 第52-53页 |
三、国有企业职工的信息来源多元化 | 第53-54页 |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挑战 | 第54页 |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情况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目标指向 | 第55-71页 |
一、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 第55-62页 |
二、履行国有企业崇高责任的需要 | 第62-64页 |
三、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需要 | 第64-66页 |
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第66-68页 |
五、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 第68-71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科学化 | 第71-86页 |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理念 | 第71-74页 |
一、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 | 第71-72页 |
二、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 | 第72-74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74-82页 |
一、树立服务意识,引领思想潮流 | 第75-78页 |
二、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心理疏导 | 第78-81页 |
三、教育耐心细致,影响潜移默化 | 第81-82页 |
第三节 创新企业文化的理念 | 第82-86页 |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区别 | 第82-83页 |
二、通过企业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 第83-86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 第86-107页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科学化 | 第86-95页 |
一、理论与现实结合做好政治教育 | 第87-88页 |
二、整体与个体结合做好思想教育 | 第88-89页 |
三、继承与创新结合做好道德教育 | 第89-91页 |
四、灌输与案例结合做好法制教育 | 第91-92页 |
五、疏导与帮扶结合做好心理教育 | 第92-95页 |
第二节 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 第95-102页 |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95-97页 |
二、结合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 第97-99页 |
三、结合职工群众的利益 | 第99-100页 |
四、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 第100-101页 |
五、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事件 | 第101-102页 |
第三节 以党建科学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 第102-107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 | 第107-123页 |
第一节 借鉴相关学科成果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 第107-110页 |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心理学成果的借鉴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方法的科学化 | 第110-120页 |
一、实现交流方法的科学化 | 第111-113页 |
二、做到疏导方法科学化 | 第113-115页 |
三、实现激励方法的科学化 | 第115-117页 |
四、推进方法科学化的要求 | 第117-120页 |
第三节 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 第120-123页 |
第六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科学化 | 第123-141页 |
第一节 领导机制的科学化 | 第123-128页 |
一、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 | 第123-125页 |
二、健全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 第125-126页 |
三、完善调动积极性的全员化机制 | 第126-127页 |
四、创新职责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运行机制的科学化 | 第128-134页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 | 第128-131页 |
二、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 第131-133页 |
三、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 | 第133-134页 |
四、开放顺畅的沟通机制 | 第134页 |
第三节 队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 | 第134-141页 |
一、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 第134-136页 |
二、纳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培训总体规划 | 第136页 |
三、形成“大政工”的工作局面 | 第136-137页 |
四、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第137-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7页 |
后记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