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0页 |
| ·纳米科学概论 | 第8-13页 |
| ·纳米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 第8-9页 |
|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9-11页 |
|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 ·纳米材料科学现状 | 第13-16页 |
|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20页 |
| ·液相法 | 第16页 |
| ·气相法 | 第16-20页 |
| ·低温等离子体的特性及应用 | 第20-28页 |
| ·等离子体的生成与特性 | 第20-23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合成的特点 | 第23-25页 |
| ·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 | 第25-28页 |
| ·研究方向的提出 | 第28-30页 |
| 第二章氮化铝一维纳米材料形貌控制及场发射性能 | 第30-65页 |
| ·引言 | 第30-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33-34页 |
| ·产物表征设备 | 第34页 |
| ·氮化铝纳米结构分析 | 第34-40页 |
| ·纳米针的结构 | 第34-38页 |
| ·纳米棒结构 | 第38-39页 |
| ·氮化铝棱锥 | 第39-40页 |
| ·氮化铝纳米结构的形貌调控因素 | 第40-44页 |
| ·催化剂对产物形貌影响 | 第40-41页 |
| ·氨气分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三氯化铝分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2-44页 |
| ·氮化铝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 第44-49页 |
| ·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 第44-47页 |
| ·氮化铝纳米针和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 第47-49页 |
| ·场致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 | 第49-58页 |
| ·场致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 | 第49-53页 |
| ·场致电子发射的研究背景 | 第53-58页 |
| ·氮化铝纳米针尖和纳米棒阵列的场发射性能研究 | 第58-64页 |
| ·氮化铝纳米材料场发射研究现状 | 第58-59页 |
| ·场致电子发射的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 ·场发射测量的实验过程 | 第60-61页 |
| ·氮化铝纳米针尖和纳米棒阵列的场发射性能测试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三章 氧化锌及硫化镉的气相合成与形貌控制 | 第65-82页 |
| ·氧化锌纳米结构合成 | 第66-73页 |
| ·实验思路 | 第66-68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68页 |
| ·产物表征 | 第68-72页 |
| ·实验机理 | 第72-73页 |
| ·硫化镉纳米结构合成 | 第73-81页 |
| ·实验思路 | 第73-74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74页 |
| ·硫化镉鱼骨结构 | 第74-76页 |
| ·硫化镉与氧化锌相似的形貌 | 第76-79页 |
| ·表面絮状物的产生 | 第79-80页 |
| ·温度对产物形貌影响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四章 铝-氧-氮一维纳米材料的微波气相合成 | 第82-99页 |
| ·铝-氧-氮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82-84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氧化铝纳米线 | 第84-90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84-85页 |
| ·产物表征 | 第85-90页 |
| ·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 Al-O-N 纳米线和纳米带 | 第90-98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90-91页 |
| ·等离子体光谱分析 | 第91-94页 |
| ·反应产物表征 | 第94-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文献 | 第102-127页 |
| 作者博士期间论文发表以及学术活动 | 第127-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