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口语交际”新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 第8-12页 |
·“口语交际”新概念的提出 | 第8-10页 |
·改“听说”为“口语交际” | 第8页 |
·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联系与区别 | 第8-10页 |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 第10-12页 |
·口语交际是学生发展的必需 | 第10-11页 |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能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智力的提高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口语交际教学在新课标实施后的现状 | 第12-17页 |
·在新大纲、新课标中的地位高,实施建议部分却不太重视 | 第12页 |
·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学校很少上真正的口语交际课,数量上无法保证 | 第12-15页 |
·师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并且多数语文教师在认识上有偏差,加上自身的口才素养不够 | 第12-13页 |
·教学资源短缺 | 第13-14页 |
·语文课程的总学时紧张,导致牺牲口语交际内容的学习 | 第14-15页 |
·受应试教育影响,缺乏有效的口语交际评价 | 第15页 |
·在少而又少的课上,质量还无法保证,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 第15-17页 |
·淡化了口语交际的“交际性” | 第16页 |
·忽视了情景的创设 | 第16-17页 |
·典型示范取代了全员参与 | 第17页 |
·重仿说,轻自我表达 | 第17页 |
第三章 针对口语交际的现状的实施策略 | 第17-29页 |
·思想上,师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第17-20页 |
·要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及专业培训 | 第17-18页 |
·教师要改变落后的育人观念,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 | 第18-19页 |
·学生要认识到口语交际的价值,明白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内在的需要 | 第19-20页 |
·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 第20-22页 |
·课内,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发言或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活动展开学习 | 第20-21页 |
·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如辩论、演讲访谈、咨询、答辩、戏剧表演、分段讲授课程等等 | 第21-22页 |
·要根据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上好口语交际课 | 第22-25页 |
·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剖析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给学生以理论指导 | 第22-23页 |
·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可借助于多媒体设备 | 第23-24页 |
·运用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 | 第24-25页 |
·编写专门的口语训练教材 | 第25-26页 |
·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应体现“螺旋式”的课程组织范式 | 第25页 |
·借鉴同类教材的内容安排 | 第25-26页 |
·教材编制中应引进口语交际教学的现代化手段 | 第26页 |
·正式开设口语交际课 | 第26-27页 |
·增设口语交际测试,完善其评价体系 | 第27-29页 |
·继续改革我国的考试模式, 将口语考试引入到最后的选拔性考试中 | 第28页 |
·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构建全面检测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体系 | 第28-29页 |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