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筛选及其功能基因克隆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前言第10-27页
   ·生物质能源第10-14页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生物质能开发现状第11-14页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前景第14页
   ·降解纤维素微生物及其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14-25页
     ·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第15页
     ·产纤维素酶微生物选育第15-17页
     ·纤维素酶组分第17-18页
     ·纤维素酶降解机制第18页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第18-19页
     ·嗜热纤维素降解菌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耐热纤维素酶研究现状第20-22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22-24页
     ·纤维素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24-2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7-36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样品第27页
     ·菌种和载体第27页
     ·主要试剂第27页
     ·引物第27-28页
   ·基本方法第28-36页
     ·革兰氏阳性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第28页
     ·PCR反应第28-29页
     ·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DNA片段第29页
     ·连接反应第29页
     ·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9页
     ·化学转化第29-30页
     ·质粒小量提取第30页
     ·双酶切反应验证第30页
     ·SDS-PAGE细菌全蛋白比较分析第30-31页
     ·菌种分离第31-32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32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32-34页
     ·发酵条件研究第34页
     ·酶性质测定第34页
     ·纤维素酶酶谱第34页
     ·发酵产物分析第34-35页
     ·核酸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5-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56页
   ·嗜热菌的分离与鉴定第36-40页
     ·嗜热菌的分离培养第36页
     ·SDS-PAGE初步鉴定第36页
     ·革兰氏染色结果第36页
     ·16S rDNA鉴定第36-39页
     ·嗜热菌表型特征第39-40页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筛选第40-41页
   ·菌株鉴定结果第41-43页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表型特征第41页
     ·产纤维素酶嗜热菌的16SrDNA鉴定第41-43页
   ·发酵条件研究第43-47页
     ·发酵时间对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43-44页
     ·培养温度对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44-45页
     ·培养基初始pH对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45页
     ·装液量对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45-46页
     ·接种量对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第46-47页
   ·耐热纤维素酶性质初步分析第47-49页
     ·酶反应最适温度第47页
     ·酶的热稳定性第47-48页
     ·酶反应最适pH第48-49页
   ·纤维素酶降解产物分析第49-50页
   ·耐热纤维素酶基因克隆第50-56页
     ·PCR扩增第50页
     ·克隆第50-51页
     ·测序及序列分析第51-54页
     ·TC-S8 GL序列同源性分析第54-56页
4 讨论第56-59页
   ·嗜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第56页
   ·产胞外纤维素酶嗜热菌的筛选第56-57页
   ·产胞外纤维素酶嗜热菌TC-S8的鉴定第57页
   ·产酶种类及酶的性质第57-58页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第58-5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附录一.本研究中相关菌株的16S rDNA序列第71-77页
附录二.培养基与试剂配制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下一篇:中国英语—汉英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