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1页
第一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述第11-19页
 第一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界说第11-14页
  一、公益诉讼的起源第11-12页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含义及特征第12-14页
 第二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第14-19页
  一、环境权理论第14-16页
  二、环境公共信托理论第16-17页
  三、诉之利益理论的发展第17-19页
第二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域外考察及其借鉴第19-28页
 第一节 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第19-21页
  一、判例法方面的沿革第19-20页
  二、成文法方面的规定第20-21页
 第二节 日本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第21-23页
  一、日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沿革第21-22页
  二、日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种类第22-23页
 第三节 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第23-25页
  一、法国第23-24页
  二、印度第24-25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第25页
 第四节 国外及其他地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对我国的借鉴第25-28页
  一、拓宽原告的起诉资格第26-27页
  二、扩大受案范围第27页
  三、有利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其他措施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28-37页
 第一节 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分析第28-32页
  一、我国环境破坏现状简介第28页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独有的功能与价值第28-29页
  三、现行诉讼体系中环境公益诉讼的缺失第29-31页
  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对环境立法目标的实现有重大意义第31-32页
 第二节 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2-37页
  一、宪法上的依据第32-33页
  二、行政诉讼法的依据第33页
  三、环境法律的依据第33-34页
  四、司法解释的依据第34-35页
  五、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社会条件第35-36页
  六、司法机关的应对第36-37页
第四章 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建议第37-48页
 第一节 建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指导原则第37-38页
  一、适当限制原则第37页
  二、国家适当干预原则第37页
  三、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力量原则第37-38页
 第二节 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建议第38-48页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类型设计第38-43页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第43-45页
  三、建立其他配套措施第45-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监管争议解决的途径
下一篇:降解纤维素嗜热菌的筛选及其功能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