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论文学教育及孙绍振唐诗细读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论 | 第10-15页 |
·文学学者角色转型 | 第10-11页 |
·草根博导的发现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2章 文学教育与作品细读法 | 第15-23页 |
·在审视中祛蔽 | 第15-18页 |
·抗拒对美的剔除 | 第16页 |
·反思消费阅读观 | 第16-18页 |
·在悖论中寻找定位 | 第18-19页 |
·在细读中体悟 | 第19-23页 |
第3章 直面文本与微观分析 | 第23-42页 |
·孙氏细读法之价值定位与方法体系 | 第23-37页 |
·假定的真实 | 第24-26页 |
·真善美的错位 | 第26-28页 |
·还原与比较 | 第28-37页 |
·孙氏作品解读法之理论探源 | 第37-42页 |
第4章 经典回望与审美落实 | 第42-61页 |
·颠覆陈规 | 第43-47页 |
·批判印象式批评 | 第43-46页 |
·反观超出文本的过分演绎 | 第46-47页 |
·反思重构 | 第47-61页 |
·诗缘情感变异 | 第47-49页 |
·从五"异"着手赏析唐诗 | 第49-61页 |
第5章 孙氏细读法的借鉴意义及实施建议 | 第61-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