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 第10-13页 |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国外绩效管理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绩效管理动态 | 第12-13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企业绩效管理与激励理论 | 第15-33页 |
·绩效与激励 | 第15-18页 |
·绩效的含义 | 第15页 |
·层次及特点 | 第15-16页 |
·绩效激励理论 | 第16-18页 |
·绩效考核 | 第18-28页 |
·绩效考核的含义 | 第18页 |
·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8-20页 |
·绩效考核方法 | 第20-23页 |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 第23-28页 |
·绩效管理 | 第28-33页 |
·绩效管理的涵义 | 第28页 |
·绩效管理的作用 | 第28页 |
·绩效管理与考核 | 第28-29页 |
·绩效管理注意事项 | 第29-33页 |
3 企业生产员工新绩效管理体系总体构建 | 第33-45页 |
·企业生产员工绩效管理的意义 | 第33-35页 |
·企业生产部门的绩效 | 第33页 |
·企业生产部门的员工绩效 | 第33-34页 |
·构建生产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意义 | 第34-35页 |
·企业生产员工新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 第35-41页 |
·原有体系内容及框架 | 第35-37页 |
·新体系构建总体原则 | 第37页 |
·新的体系内容及框架 | 第37-41页 |
·企业生产员工新绩效考核体系的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新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41页 |
·考核双方及周期确定 | 第41页 |
·新考核体系系统评价思路 | 第41-42页 |
·企业生产员工新绩效指标体系的总体构建 | 第42-45页 |
·考核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2-43页 |
·指标确定的方法与步骤 | 第43-45页 |
4 车间-任务型企业生产员工绩效管理新体系的详细设计 | 第45-73页 |
·新型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流程 | 第45-46页 |
·绩效计划 | 第46-51页 |
·准备阶段 | 第46-48页 |
·工作分析 | 第48-50页 |
·计划沟通 | 第50-51页 |
·绩效实施 | 第51页 |
·实施与管理沟通 | 第51页 |
·沟通方式的选择 | 第51页 |
·绩效考核 | 第51-62页 |
·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1-54页 |
·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7页 |
·绩效考核实施 | 第57-60页 |
·绩效考核申诉 | 第60-62页 |
·绩效反馈 | 第62-68页 |
·绩效反馈面谈 | 第62-65页 |
·绩效管理体系改进 | 第65-66页 |
·绩效激励的实施 | 第66-68页 |
·绩效考核结果入档 | 第68页 |
·绩效沟通 | 第68-71页 |
·绩效沟通的作用 | 第68-69页 |
·绩效沟通问题分析 | 第69页 |
·全面绩效沟通的实施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A 公司新型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用 | 第73-87页 |
·A 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第73-75页 |
·A 公司概况 | 第73-74页 |
·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第74-75页 |
·A 公司线圈车间绩效管理实施 | 第75-77页 |
·车间绩效计划 | 第75-76页 |
·车间绩效实施 | 第76页 |
·车间绩效考核 | 第76页 |
·绩效结果反馈 | 第76页 |
·绩效沟通 | 第76-77页 |
·线圈车间绩效考核 | 第77-85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77-82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82-84页 |
·评价结果整合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