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含染色质域基因与染色质域 | 第14-25页 |
·染色质域超家族 | 第14-24页 |
·染色质域的结构 | 第24-25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25-27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5-26页 |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第26页 |
·GST融和蛋白沉淀技术检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GST Pull-down) | 第26页 |
·免疫共沉淀确定结合蛋白(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 第26-27页 |
·含CD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8-32页 |
·外因遗传学与经济性状 | 第28页 |
·染色质域与染色质形态 | 第28页 |
·染色质域与剂量补偿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家蚕全基因组含染色质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页 |
·数据库和基因序列来源 | 第32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家蚕MSL-3同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谱研究 | 第36-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MSL-3同源体cDNA的克隆和序例分析 | 第41-50页 |
·MSL-3同源基因在家蚕各时期和五龄期各组织器官的表达谱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第五章 家蚕MSL-3同源基因的原核表达与表达优化 | 第54-64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Bm-mrg15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59-60页 |
·Bm-msl3基因的原核表达和表达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第六章 家蚕Bm-MOF的纯化及其与MSL-3同源体的相互作用 | 第64-74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64-65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65-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pET50b-Bm-mof的生长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67-69页 |
·pET50b-Bm-mof表达的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69页 |
·共表达蛋白的SDS-PAGE电泳和GST酶活性检测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第七章 家蚕含染色质域基因的表达和染色质域的进化分析 | 第74-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5-92页 |
·RT-PCR鉴定家蚕含CD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75-76页 |
·家蚕含CD域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76-78页 |
·含CD域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分析 | 第78-89页 |
·CD域的序列分析 | 第89-92页 |
·讨论 | 第92-94页 |
第八章 综合和结论 | 第94-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附录 | 第110-115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