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一、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涵义 | 第7-9页 |
| 1、五声性调式和声是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经过整理归纳、具有代表性、科学性的和声语言 | 第7页 |
| 2、五声性调式和声源于又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和声 | 第7-8页 |
| 3、五声性调式和声与欧洲大小调体系和声存在许多统一的因素。 | 第8-9页 |
| 二、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风格特征 | 第9-61页 |
| (一) 调式调性的风格特征 | 第12-22页 |
| (二) 和弦结构的风格特征 | 第22-39页 |
| (三) 和声进行中的风格特征 | 第39-47页 |
| (四) 偏音处理时的风格特征 | 第47-51页 |
| (五) 变音、变和弦的风格特征 | 第51-55页 |
| (六) 与十二音音乐结合时的风格特征 | 第55-61页 |
| 三、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成因 | 第61-76页 |
| (一) 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音乐中丰富而独特的和声材料及多声写法为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原始依据 | 第62-67页 |
| (二)西方大小调和声科学而严谨的技法为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发展形成给出了直接参考 | 第67-71页 |
| (三)人们的审美观念影响着和声的发展 | 第71-73页 |
| (四)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发展历程 | 第73-76页 |
| 结语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80页 |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