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燃煤脱硫技术进展 | 第11-19页 |
| ·国内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荷电喷雾脱硫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烟气脱硫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荷电喷雾及两相流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 ·荷电喷雾基础 | 第20-23页 |
| ·充电方式 | 第20-21页 |
| ·环形电极感应充电机理 | 第21-23页 |
| ·雾滴荷电量的检测 | 第23页 |
| ·荷电气液两相湍流基本数理模型 | 第23-27页 |
| ·单相流湍流的基本方程 | 第24-25页 |
| ·荷电气液两相湍流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25-27页 |
| ·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的类似性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烟气脱硫的理论基础 | 第29-40页 |
| ·双膜理论 | 第29-31页 |
| ·传质速率方程 | 第31-34页 |
| ·气相传质速率方程 | 第31-32页 |
|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 | 第32页 |
| ·总传质速率方程 | 第32-33页 |
| ·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速率 | 第33-34页 |
| ·SO_2气体的吸收 | 第34-39页 |
| ·浆液发生化学反应对除去SO_2的影响 | 第35-37页 |
| ·SO_2溶于石灰浆中的气液平衡 | 第37-38页 |
| ·石灰浆液吸收SO_2能力的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荷电喷雾脱硫实验研究 | 第40-56页 |
| ·雾滴荷质比γ的测量 | 第40-45页 |
| ·荷质比γ测量装置 | 第40-41页 |
| ·水雾荷质比γ测量结果 | 第41-42页 |
| ·石灰浆荷质比γ测量结果 | 第42-44页 |
| ·荷质比γ测量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雾滴粒径d_C测量 | 第45-49页 |
| ·试验仪器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页 |
| ·烟气脱硫试验 | 第49-54页 |
| ·试验方案及装置 | 第50-51页 |
| ·烟气流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石灰浆荷电雾化脱硫中雾滴吸收SO_2传质 计算与分析 | 第56-68页 |
| ·雾滴表面吸收SO_2的机理 | 第56-57页 |
| ·雾滴吸收SO_2的模型及算法 | 第57-59页 |
| ·传质计算结果 | 第59-64页 |
| ·Ca/S为0.9时的传质计算 | 第59-61页 |
| ·Ca/S为1.05时的传质计算 | 第61-63页 |
| ·Ca/S为1.15时的传质计算 | 第63-6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