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氮素营养及生长指标监测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第16-40页
 1 论文研究背景第16-17页
 2 作物营养诊断的发展历程第17-23页
   ·作物营养诊断的传统方法第17-20页
     ·作物缺肥外观诊断第17-19页
     ·作物缺肥化学诊断第19-20页
   ·现代技术在作物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第20-23页
     ·叶绿素仪技术第20-21页
     ·叶绿素荧光技术第21-22页
     ·图象及机器视觉技术第22-23页
 3 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第23-30页
   ·高光谱遥感的基本原理第24页
   ·绿色植被的典型光谱特征第24-26页
   ·作物氮素营养的光谱监测研究进展第26-27页
   ·作物生长及生理参数的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27-30页
     ·作物长势监测第27-28页
     ·作物色素等生化组分监测第28-29页
     ·作物产量及品质监测第29-30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0页
 参考文献第30-40页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40-53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51页
   ·试验设计第40-42页
   ·资料获取方法第42-44页
     ·光谱数据测定第42-43页
     ·农学参数测定第43-44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44-51页
     ·基于原始反射率的参数第44-45页
     ·导数技术及“三边”参数第45-47页
     ·植被指数第47-50页
     ·回归分析与建模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三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片氮素营养监测研究第53-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试验设计第55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55页
   ·氮素营养指标测定第55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55-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6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氮素状况第56-57页
   ·不同氮素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谱变化第57-58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冠层光谱和一阶微分在红边区域的变化第58-59页
   ·小麦叶片氮素状况与原始光谱间的相关性第59-60页
   ·基于冠层微分光谱双峰特征的红边参数构建第60-61页
   ·小麦叶片氮素状况与高光谱参数的关系第61-64页
     ·叶片氮素营养指标与特征光谱指数的关系第61-63页
     ·叶片氮素营养指标与新构建红边参数的关系第63-64页
   ·模型的测试与检验第64-6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第四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冠层色素状况监测研究第74-9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试验设计第76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76-77页
   ·叶片色素含量和密度测定第77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5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第77-79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叶片色素密度的变化第79-80页
   ·小麦叶片色素含量与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第80-81页
   ·小麦叶片色素密度与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第81-82页
   ·色素监测模型的测试与检验第82-8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第五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片糖氮比监测研究第94-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5-96页
   ·试验设计第95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95页
   ·叶片糖氮比指标测定第95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95-9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6-101页
   ·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变化第96-97页
   ·小麦叶片糖氮比与冠层特征光谱的关系第97-98页
   ·小麦叶片碳氮比的高光谱监测方程第98-100页
   ·监测模型的测试与检验第100-101页
 3 结论与讨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第六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干重和叶面积指数监测研究第106-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7-108页
   ·试验设计第107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107-108页
   ·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测定第108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10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8-114页
   ·小麦叶干重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第108-109页
   ·小麦冠层光谱与叶干重和LAI的相关性第109-110页
   ·小麦叶干重和LAI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第110-112页
   ·模型的测试与检验第112-114页
 3 结语与讨论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七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研究第119-1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0-121页
   ·试验设计第120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120页
   ·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第120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120-1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1-126页
   ·氮素水平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121-122页
   ·基于叶片氮素营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第122-124页
   ·小麦叶片氮素营养状况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第124-125页
   ·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光谱预测模型及检验第125-12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0页
第八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籽粒产量预测模型研究第130-1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31-132页
   ·试验设计第131页
   ·冠层光谱测定第131页
   ·籽粒产量测定第131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131-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32-139页
   ·氮素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第132-133页
   ·叶片氮素营养指标与籽粒产量定量关系第133-135页
   ·小麦叶片氮素营养状况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第135-136页
   ·籽粒产量光谱法预测模型组建及检验第136-13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4页
第九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动态监测研究第144-1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5-146页
   ·试验设计第145页
   ·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测定第145-146页
   ·植株氮积累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的测定第146页
   ·数据分析与利用第1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46-153页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植株和地上部氮素积累状况第146-147页
   ·小麦植株及地上部氮积累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第147-148页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籽粒氮积累量的定量关系第148-150页
   ·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与高光谱参数的关系第150-151页
   ·小麦地上部氮积累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151-15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58页
第十章 讨论与结论第158-170页
 1 讨论第158-165页
   ·冠层反射光谱分析及农学指标反演第158-160页
   ·小麦生长特征监测第160-161页
   ·小麦氮素营养及生化组分监测第161-162页
   ·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指标预测第162-163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163-164页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164-165页
 2 结论第165-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0页
附录第170-172页
致谢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蚁群算法求解MKP问题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多瓶颈链路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