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3页
   ·论文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理论综述第15-26页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剖析第15页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基础理论第15-19页
     ·规模经济理论第15-17页
     ·范围经济理论第17-18页
     ·风险分散理论第18-19页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资产专用性理论第19-20页
     ·金融深化理论第20-21页
   ·对比分析混业与分业经营模式第21-26页
     ·从效率层面对比第21-22页
     ·从范围经济层面对比第22页
     ·从风险角度对比第22-24页
     ·从一阶随机优势对比第24-26页
3 我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利弊分析第26-32页
   ·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的确立与完善第26-27页
   ·现行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优势第27-28页
     ·有助于加强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第27页
     ·有助于抑制金融危机第27-28页
     ·有助于治理通货膨胀第28页
   ·分业经营模式对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制约第28-30页
     ·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金融风险第28-29页
     ·限制了与其他金融业之间的合作第29页
     ·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第29-30页
     ·限制了银行业内的资产重组第30页
   ·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面临的冲击第30-32页
     ·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第30-31页
     ·国外混业银行进入的冲击第31页
     ·国外银行竞争战略的冲击第31-32页
4 我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利弊分析第32-38页
   ·我国银行业实施混业经营的优势第32-34页
     ·应对网络经济超国界运行冲击的需要第32页
     ·商业银行应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第32-33页
     ·商业银行分散业务风险的需要第33页
     ·合理配置金融机构内部资金的需要第33页
     ·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需要第33-34页
     ·体现金融服务行业经营理念的需要第34页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第34页
   ·目前银行业实施混业经营模式的局限性第34-38页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较低第34-36页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较差第36-38页
5 我国银行业实行两种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第38-50页
   ·层次分析法(AHP 法)简介第38-39页
   ·层次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分析模型第39-45页
     ·经营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第39-40页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40-41页
     ·计算权重值——以A为例第41-43页
     ·进行一致性检验第43-45页
   ·我国商业银行两种经营模式的实证比较第45-50页
6 我国银行业实施混业经营模式的对策第50-60页
   ·混业经营是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第50-51页
   ·努力为银行业推行混业经营模式创造条件第51-55页
     ·进一步明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第51-52页
     ·进一步完善银行机构内控制度第52页
     ·加快证券市场发展步伐第52-53页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第53-54页
     ·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第54-55页
   ·我国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途径选择第55-57页
     ·国际上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途径第55-56页
     ·我国推行全能银行的局限性第56-57页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最佳过渡途径第57页
   ·我国银行业推行混业经营的步骤第57-60页
     ·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混业经营第57-58页
     ·选择试点逐步推进混业经营第58-59页
     ·全面转向混业经营第59-60页
7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A:表5-3 中其余数据的计算过程第64-67页
附录B:模型其他数值的检测(均以A1 为例)第67-69页
附录C:论文中其他矩阵的一致性检测第69-70页
附录D: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997-2004)第70-86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圣经》和合本与现代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12世纪文艺复兴”及其在英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