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探索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4页
前言第14-18页
一、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及意义第18-24页
 (一) 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的内涵第18-20页
 (二) 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的意义第20-24页
  1. 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20-21页
  2. 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情感结构第21-22页
  3. 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第22-24页
二、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的特点第24-28页
 (一) 主动性第24-25页
 (二) 情境性第25页
 (三) 合作性第25-26页
 (四) 整合性第26-28页
三、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第28-52页
 (一) 设置目标第30-39页
  1. 阅读教学目标设置的意义第30-31页
  2. 阅读教学目标设置的方法第31-39页
   (1) 根据阅读取向设置目标第31-34页
   (2) 根据选文类型设置目标第34-39页
 (二) 设计问题第39-47页
  1. 问题设计的意义第39页
  2. 问题设计的方法第39-47页
   (1)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第39-42页
   (2)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第42-44页
   (3) 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有机统一第44-47页
 (三) 创设情境第47-52页
  1. 情境创设的意义第47页
  2. 情境创设的方法第47-52页
   (1) 根据文本需要创设情境第47-49页
   (2) 根据学生需要创设情境第49-52页
四、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52-66页
 (一) 不可过分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建构第52-55页
 (二) 不可过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第55-57页
 (三) 不可过分注重对意义的建构而忽视对知识的学习第57-59页
 (四) 不可过分注重阅读的主体性建构而超越文本的意义第59-64页
 (五) 不可过分注重合作性阅读而忽视个体的独立阅读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注释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明对虾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研究
下一篇:正极材料LiV3O8的合成与性能研究